小贴士
2步打开 济宁新闻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央视这部让人“头皮发麻”的纪录片千万别看,看痛了别怪我!

2019-08-03 17:38   武汉晚报  

中世纪的英国伦敦,一位理发师正在给一位病人做手术。

理发只是这群医疗理发师的基础工作,给病人放血、拔牙、截肢也是他们的日常。

他们把病人敲晕,用锯将坏腿快速切掉,病人尖叫着醒来。

截肢完毕,理发师将一块烧得通红的烙铁按在伤口处,以使血液迅速凝结。

这残忍的画面不是电影编剧的想象,它是央视纪录片《手术两百年》中描述的,曾经真实发生的场景。

历时3年,前往12个国家,采访50多位国际顶级专家,《手术两百年》是中国第一部全景展现人类与疾病抗争的科学纪录片。

一播出就是9.4分,B站播放量30多万,光是弹幕就足够精彩。

现今全球人类平均寿命71.6岁,但100年前,人们还只能活到31岁左右。

这和很多因素有关,医学的进步和外科的兴起是其中重要一环。

人类的外科手术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蛮荒时期。

《手术两百年》讲的正是暗黑又充满人性关怀的手术进化史。

NO.1

当年的手术多可怕

今天的医学就有多伟大

我们一起回到中世纪。

那时候,没有所谓的真正的医学。

如果不小心摔断了腿,那么医生就会直接给你判死刑。

因为那时候的医生,连“手术前需要洗手”“做手术需要给病人打麻醉”“大出血了怎样止血”这种事情都统统不知道。

也就是说,病人从头到尾需要活生生忍耐着,清醒的看着手术刀切开自己的身体。

过去也没有止血钳,止血唯一的办法就用烙铁烫。

有多么疼可想而知,最后就算血止住了,周围的皮肤和组织也全被烧坏了。

但社会再不发达,病人也不会少。更不可能有病不治,活活等死。

为了让病人尽可能少遭罪,医生需要快速结束手术。

所以,一场手术下来,代价是惨痛的。

史上最出名的一次手术,来自于“伦敦第一快刀手”的罗伯特·李斯顿。

他做过的一场手术,最快的时候,只有几十秒就结束了。

有一次,他给病人做手术,因为求急心切,竟然不小心一下切掉了助手的两根手指头。

结果导致助手失血过多,当场死亡。

病人的生殖器也被切掉了一部分,结果很快感染而死。

在场围观的人,竟然也被活生生吓死一个。

一场手术,死了三个人,这是我们现在无法想象的,但是却真实存在着。

罗伯特的那把手术刀至今被收藏

诸如此类的“手术”,在这部纪录片里比比皆是:

因为医生对血型的无知,胡乱输血,导致病人血凝而死。

为了治愈神经疾病,切除很多人的大脑额叶,导致病人丧失行动和语言能力。

手术前不知道洗手和消毒,导致病人感染,迅速死亡,还有很多人被感染了产褥热。

为了做脑部手术,竟然用一个锥子,活生生从人的从眼窝直插大脑......

但好在后来,一个个“医学勇士”出现了。

有的人钻研多年,终于发明了止血钳,成功止住了病人的血。

还有人告诉大家,为了不被感染,必须要在手术前用白粉洗手消毒。

虽然他的想法一度被人唾弃和嘲笑,但最终,人们发现,竟然是真的。

也有人不愿再看到病人痛苦,于是决定“以身试法”。

为了发明麻醉剂,他亲自做乙醚试验,最终实验了无数次,终于成功了。

几百年过后的今天,我们的医术已经进步了很多很多,不再出现这样的低级错误。

并且,随着不断发展,现在的医术已经进步到我们无法想象的高度。

100年前,人的平均寿命,只有短短的31岁,如今已经到了71.6岁。

在这背后,是无数人倾尽一生努力钻研和亲自试水才换来的成果。

NO.2

外科的进步

普通人也有贡献

外科的进步举步维艰,解剖是外科发展的第一块基石。

但在中世纪伦理的束缚下,只有死刑犯人的尸体才能被解剖。

英国爱丁堡的古老墓园,墓穴外部被围栏层层围住。

不是墓穴里的东西有多可怕,是为了提防偷盗尸体的活人。

无法满足解剖需求,很多医院和医生花大价钱购买尸体。

于是,很多近期死亡者的坟墓被盗。

医学史上最臭名昭著的案件就发生在这时。

威廉·伯克和威廉·黑尔在自己的旅馆内谋害了15人,把他们的尸体卖给了医学院的解剖教授。

用无辜人的血换取技艺精进,这和医学的初衷背道而驰。

为了不让人忘记医学史上的这次耻辱,威廉·伯克的骸骨一直陈列在博物馆中。

人们还用他的血液,写下了罪状。

今天,解剖医生不再需要使用这种罪恶的方式获取尸体。

北京协和医学院,又迎来一届新学生。

开课仪式上,学生们的第一堂课,就是向大体老师们(遗体捐献者)致敬。

外科医学突飞猛进的200年,离不开医生和这些人的贡献。

NO.3

感谢那些

不断突破的先驱者们

医学的发展,实际上也是一个不断自我否定,自我突破的过程,而那些拥有敏锐洞察力和不断挑战极限的先驱者们,就是这个突破过程中无法忽视的领头军。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患有癫痫两岁的帅帅即将接受手术,这场手术可以用不可思议来形容——在不伤害大脑其他部位及其功能的前提下,医生将切掉帅帅左脑中出现病变的部分,这是外科手术中创伤最大的一类手术。

帅帅一家人和医生

而这样的神经外科手术在 20 世纪初还是无法想象的。

事实上,随着麻醉、X 射线的发明,它们为医疗领域带来了巨大进步,但由于大脑的病变往往又小又深,人们对于大脑的认识也存在着很多的局限,而 X 光对于大脑这样的软组织又无法显现,因此神经外科手术常常因为无法确定病灶而无法进行手术,手术死亡率也非常高。

哈维·库欣,耶鲁大学的神经外科医生,是神经外科突破壁垒的重要人物。

图片来源:《手术两百年》截图

确定病人的病灶一直是神经外科中的难题,因此,他花了大量的时间,拍摄了大量照片,对病人的病情及体表状况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和研究。

在大量观察数据和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库欣提出了颅内病变的诊断、分级和分类的方法,还解决了很多神经外科手术操作上的难题,让神经外科手术的死亡率从 90% 降低到了 8%。

图片来源:《手术两百年》截图

帅帅的手术成功了,右脑将逐渐取代他被切除部分的功能,这个两岁的小宝贝拥有了展开他美好而绚烂的人生画卷的机会。

图片来源:《手术两百年》截图

在医学的发展历史上,像哈维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发明麻醉的威廉·莫顿,发现 X 射线的威廉·康拉德·伦琴,推动攻克癌症的西德尼·法伯……他们的发现有的也可能出于偶然,但毫无疑问,他们的热爱和努力,给了无数人,继续拥抱世界的机会。

NO.4

进步,永不停歇

医学的梦想是彻底征服疾病

我们的身体究竟是什么样的,我们的疾病应该如何治愈……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这些问题一直是推动人们认识自己身体的重要动力。而对生命的尊重,对人类的关怀,也让更多的医学工作者们不断突破极限,推动着医学不断地往前发展。

用鸦喙钳替代烧灼止血的帕雷可能没有想到,被他所摒弃的烧灼止血在几百年后的现代手术台上出现了,只不过这次,是以更精妙、更有效、更小伤害的方式出现,它不是烙铁,不需要明火烧灼,而是和鸦喙钳大小相当的电手术钳。

图片来源:《手术两百年》截图

推动解剖学发展的盖伦和安德烈可能没有想到,除了解剖动物和人体去认识人体之外,还可以通过 3D 成像技术和数字技术观察人体各部分的组织机构,帮助提高手术的精准度,降低风险。

图片来源:《手术两百年》截图

发现血型奥秘的卡尔·兰德斯坦纳可能也不会想到,在输入相同血型的血去解决失血过多这个方法之外,还有通过仪器将身体流出的血净化之后,再输回身体中这样的解决办法;他更不会想到,这让器官移植也成为了可能。

图片来源:《手术两百年》截图

而一百多年前那些不得不打开人体才能完全找到和辨别病灶的医生们也一定无法想象,除了 X 光之外,还能用超声波、电子断层扫描等多种方式去观察身体内部的状况,甚至能够有荧光剂能让病灶显现,让医生在神经遍布的大脑中也可以进行手术;而有的手术有时也可能只需一个几厘米的创口,就能完全切除病灶。

图片来源:《手术两百年》截图

在纪录片中,最让人感慨的,是这样一个故事:

1954年,一个罹患先天性心脏病的10岁男孩生命垂危。

当年,他的主治医师采用了一个疯狂的方法完成手术:用志愿者的心脏为男孩持续供血。

因为这个勇敢的尝试,男孩得救了。

当年的男孩,如今已经白发苍苍、儿孙满堂。

他说:我以健康的身体,完成了很多想做的事,我有一个美满的家庭,拥有我想拥有的一切。

或许,因为他曾经死里逃生,才如此珍惜生命。

从人类诞生的最初,我们就一直与疾病抗争,尽最大的可能延长寿命。

医学的梦想是彻底征服疾病,也许这个目标遥不可及,但如今我们已经走在路上。

我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实现了前人永远无法想象的现在,而我们也完全可以期待,关于医学,更不可预料的美好未来。

纪录片里有这样一句反复提及的话:医学实际上是人类善良情感的一种表达,它起源于人类最朴素的救助愿望。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对生命的敬畏。

因为医学的发展,我们得以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的前人,都能够更充分地享受这唯一一次的生命历程,并拥有更大的信心对抗疾病。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