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济宁新闻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四世同堂”咋翻译?四级答案火速上热搜 口语未来或成必考项

2019-12-14 16:24   中国青年报综合  

不出意外,今天四六级又火了!

四级答案刚刚上热搜,考生热议不断

2019年下半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今日开考,考生可于明年2月查询成绩。

今天,“四级答案”等多个和四六级有关的话题冲上微博热搜。

春节和中秋怎么翻译?姓和名又该咋说?四世同堂怎么讲?

其中,“四世同堂翻译”更是引发考生热议。

未来,口语考试很有可能纳入必考科目

据报道,未来口语考试很有可能纳入必考科目,考试难度也会随之有所增加。

上述报道称,据此前召开的2019年下半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全体会议讨论情况,全体委员一致认为:CET考试体系仍需进一步完善,并建议尽早将CET口语考试纳入必考科目,这有利于高校英语教学。

在现行的考试制度下,CET笔试每年开考两次,时间为每年的6月和12月,6月开考英语及非英语所有科目,12月仅开考英语科目。CET口试每年开考两次,为每年5月和11月。自2016年12月起,报考同一年度笔试的考生则具备报考同一级别口语考试资格。

要取消四六级考试吗?观点不一

今天,“四六级考试过时了吗”的话题同样位列热搜,引发讨论。

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系教育部主办、教育部考试中心主持和实施的一项大规模标准化考试。自1987年开始实施以来,四、六级考试已走过了三十多年的历程,陪伴了一代代学生的青春。

近年来,舆论中有关“四六级考试”改革甚至存废之争的议论不断,未来,究竟该如何进行英语能力等级评价,值得关注。

据报道,为了不断适应学生学习英语的需求,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也一直走在改革的路上。记者梳理发现,近十年来,诸如采取多题多卷、取消完型填空、增加汉译英分值、快速阅读理解改为长篇阅读理解等多种改革方案,均在四六级考试中实施。

今年10月23日,在上海召开的2019年下半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全体会议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提高评卷质量效果明显,建议进一步加强研究、逐步推广。且CET考试体系仍需进一步完善,并建议尽早将CET口语考试纳入必考科目,这有利于高校英语教学。

其实,针对四六级如何改革,近年来,有专家学者呼吁“取消四六级考试”“转向社会化水平考试”。

今年1月,复旦大学教授、中国学术英语教学研究会会长蔡基刚曾在媒体发表一篇名为《大学英语四、六级可转向社会化水平考试》的文章。文章称,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影响甚至严重影响了大学英语提出更高的要求,且标准化考试也影响甚至严重影响了大学生思辨能力发展。

在蔡基刚看来,高等教育是一个系统过程,每个专业或课程不能搞本位主义,大学英语只能是一个服务性的课程。各个学科各个专业对英语的需求不尽相同,英语水平考试也不应该搞“一刀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尽快转向社会化水平考试。

但与此同时,也有声音认为,四六级考试固然不能完全反映出受试者的水平,但是其存在价值却不应被否认。

中国青年报2017年底发布的一篇评论文章称,四六级考试涵盖了听力、阅读、翻译和写作,同时也设置了口语考试,覆盖了听说读写能力,考试题目也相对灵活。相比于报名费动辄上千的“雅思”或“托福”,只需几十元即可报考的四六级考试,依然是评测大部分中国学生英语水平的“金标准”。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对中新网记者表示,四六级考试虽然在历史上起到了不少的积极作用,但其考察标准不够科学、针对性不足的缺点已经对学生的英语学习造成阻碍。有关部门不妨多听取学界的建议,对其进行替换或进行更加大刀阔斧的改革。

一项新的英语考试正在研发中:已经完成整体设计

2018年,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正式发布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该量表是第一个面向中国学习者的英语能力标准。

今年1月份,教育部考试中心曾透露,在量表的基础上,教育部考试中心正在研发中国英语能力等级考试,当时正在研发对应高等教育阶段相应级别的考试。

本周,据报道,对于中国英语能力等级考试研究进展,教育部考试中心副主任于涵表示,“英语等级考试已经完成整体设计”,已经完成了高等教育阶段的考试大纲的设计和论证。

“在中国这样一个英语学习者数以亿计的大国,我们对英语的测评和考试的需求是非常大的。托福考试是上世纪80年代初进入中国,是一个标准化的国际英语考试,我们国家现在最大规模的英语考试是面向大学在校群体的大学四六级考试,大概在30年前才起步。”于涵指出,真正意义上建一个庞大的外语测评体系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但是“好消息是我们已经开始起步,并且有了明确的规划”。

他表示,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正是庞大外语测评体系的基础,之后还要有“主楼”--正在研发的国家英语能力等级考试,目前进展是已经完成了整体的设计。

“先期研究的重点是放在针对高等教育阶段的相应级别上,我们已经完成了考试大纲的设计和论证。”于涵介绍,为了保证考试的科学性,目前已经开展了在一些高校的试测工作,并且在搜集研发过程中等各方面的反馈,总体上受众反馈较好。

“但是大家知道,一项有着重大影响力、有关键作用、涉及面广的国家考试,环节很多,目前还在针对重点研发的级别推进实施方案进行论证,相关进展我们会按照教育部的部署,及时地向社会公布。”于涵说道。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