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济宁新闻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人民日报》刊登权威评论 高度评价《抗战救护队》

2015-11-11 13:21   济宁新闻网  

 济宁新闻网讯 2015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副刊发表中国作协副主席、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何建明的评论文章《你不知道的林可胜》,高度评价我市作家杨义堂的长篇纪实文学新作《抗战救护队》。

济宁市作家杨义堂在出版了《大孔府》、《大运河》、《祭孔大典》之后,于繁忙的工作之余,广泛搜集资料,几易其稿,写出了30万字的长篇纪实文学——《抗战救护队》,并在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该书以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的抗日故事为线索,塑造了以新加坡华侨、原北平协和医学院教授、中国生理学的奠基人林可胜为代表的一批医界英雄形象。抗战爆发,林可胜放弃优越的工作,把妻子儿女送达新加坡,回国组建了红十字会救护总队。由于他的影响,国内外大批医护人员聚集在他周围,其中有和白求恩一样的20多位外国医生。救护队员奔赴到全国各个战区和八路军、新四军的战场上。日寇在新加坡杀害了他的妻子女儿,逼迫他父亲投降了,林可胜也坚决不投降。蒋介石因为他支持共产党,逼迫他辞职。他辞职后,跟随中国远征军当缅甸抗战,迎来了抗战胜利。

该书出版后,好评如潮。中国红十字总会邀请历史专家对作品进行评审,给与了高度评价。今年8月,中国作协邀请杨义堂等4位优秀作家出席抗战题材文学研讨会并发言。《文艺报》、《健康报》、《解放军报》等报刊发表评论,山东省作协将其列为全省报告文学创作的重要成果。

何建明在评论中写道: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海量的抗战题材的作品一部又一部地呈现在我们面前,然而真正能让我们拍案叫好、永久留传的好作品其实少之又少,而这也符合文学艺术本身的规律。好作品唯其稀少才显得可贵,可贵的东西才让我们珍惜,珍惜的东西才属于精品,精品是可以流传下去的,能流传下去的便是经典。杨义堂的《抗战救护队》是我今年阅读过的抗战题材作品中优秀的上佳之作。是难得的好作品!也可以肯定地这样的结论:是本年度中国报告文学中的上乘之作,值得赞赏,值得隆重推荐!中国人不知道林可胜及其在抗战时期的巨大贡献,是一个悲哀。感谢杨义堂,但真正要感谢的是本书的主人公林可胜及那群愿意随他一同出生入死的中国红十字会抗战救护队队员们。他们的身影将永远留在历史的画面里,并且一直帮助我们洗涤和拯救自己的灵魂…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