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济宁新闻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第一书记|张本印:蔬菜大棚水产养殖,生态农业年年有“鱼”

2019-04-19 14:35   济宁新闻客户端  

2019年4月4日,济宁市直机关工委派驻金乡县鱼山街道办事处李桥村第一书记、济宁市派工作队队长张本印,金乡县鱼山街道办事处李桥村党支部书记李海军,李桥村致富带头人朱磊做客《第一书记朋友圈》,介绍帮扶村的“特色产业+乡愁记忆+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乡村振兴——组织建设——产业发展

第一书记在村实地调研情况

张本印,济宁市直机关工委派驻金乡县鱼山街道办事处李桥村第一书记,济宁市派工作队队长。村里经常有这样一句民谣:“第一书记好,我们都能找,常在村里住,建好党支部”。济宁市派金乡驻村帮扶工作团党委委员、驻村第一书记张本印始终把抓班子带队伍作为驻村工作首要任务,从严抓好村党支部组织生活,着力于政治建设,进一步强化政治功能。

市委机关工委领导带领驻村第一书记走访困难党员

抓党建,强化党支部的引领作用

第一注重“一名党员一面旗帜”党建统领发展。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进一步加强李桥村党支部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做到一切以群众利益为中心,以发展村集体经济,实施水利、供电、修路、改厕、绿化亮化等项目建设为扶贫攻坚主战场,以扶持贫困户产业脱贫为重点,实行靶向发力。

与改厕工人打成一片

开展工作前,市派工作队长张本印总是和村两委干部认真研究、共同讨论,分解任务、明确职责,帮助村干部掌握工作方法,提升能力水平,村干部们都说,现在遇到事情脑子不乱、心里有谱、工作起来有头绪。

市直机关工委驻村工作组推进集体经济项目

第二发挥党支部引领作用,助推制度落实。通过评比9名党员先锋岗,打造7处党员责任片区,分类指导23名党员联户238户,发挥支部和党员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坚持“三会一课”、实施召开党员大会“三步走”、举办“菜单式”微党课和开办“党员夜校”等提升党支部组织力;通过开展主题党日、村民代表支部委员联系会和星级党员评选,增强党组织群众的群众组织力,彻底扭转了此前村班子主动意识不强、党员凝聚力不够,组织软弱涣散的局面。

李桥村被改造后的街道

第三发挥党建示范区“一区多用”综合功能,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在党建一条街建成的基础上,实现户户通、路路宽、夜夜明、处处绿、党旗红,积极打造党建示范区,建成占地600余平米的李桥村党建文化广场,新建设的八间办公场所,配全体育健身器械,创建“调解室”、“孝贤墙”“党建文化书屋”、“党建工作室”。

促脱贫市机关工委驻村工作组推进村集体经济厂房建设

方法实,推进活动方式再创新

大力推行“菜单式”微型党课,改变过去党课全程“一人台上灌、众人台下听”的模式,实行“聊天式”授课,党员讲课时,其他党员可随时提问,也可就有关内容进行发言交流,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根据村里党员需要,还将课堂“搬到”活动室外,例如,以村头感恩桥、“党建文化一条街”、农田排水渠等为课堂,组织党员实地观看、现身说法、畅谈体会,有效提升党课教育水平,强化党员教育成效。有效解决了农村党员“听不懂、听不进”的难题,务实的课程内容、新颖的授课方式、融洽的课堂氛围,让党员变“被动听”为“主动问”,极大提高了李桥村党员参与度,开启了“菜单式”党课教育新模式。

第一书记张本印走访残疾户

推行“基层党建+” 助推乡村振兴。“基层党建+”党员群众代表参与活动。 第一书记召集村民共同协商各项村规民约,向群众做好宣传教育,逐步提升广大村民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主动参与乡村建设的意识,形成党员示范、群众监督、支部组织实施的工作氛围。李桥村村党支部实行的“基层党建+”包户定责活动,既充分检验了党员干部队伍的战斗力,又充分调动了无职党员为群众服务的积极性,助推了基层工作的开展。“基层党建+”化解矛盾。由李桥村党员组成的调解小组积极排查矛盾纠纷、热难点问题、上访的苗头性问题,及时向村党支部和有关部门反映,化解了20余人的村头争地矛盾,促进了农村的和谐稳定。

市机关工委驻村工作组欢迎山东农业大学师生到李桥村见面会

成效实,创建集体经济共建新格局

济宁市委机关工委宣传部长、驻金乡县李桥村第一书记张本印大力帮助发展村里产业项目,以帮扶李桥村为示范点,带动周边村庄产业连片发展,创建集体经济共建新格局。驻村工作组在济宁市县组织部和下派办的正确领导下, 第一书记带领党员群众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支部的引领作用,突出“特色产业、乡愁记忆、生态农业”基本点,特别强调要注重产业项目、培植特色农业、当地人要讲当地故事、留住乡愁记忆。多方协调争取支持发展村集体经济,积极创建集体经济产业项目共建新格局,为村级公益事业提供保障。

新建李桥村党群服务中心

一是新建设村级经营性场所和党建文化广场,在抓好党建的同时,积极推动文化产业项目落地,寻找到200多年前文物--村民捐款修桥碑,讲好李桥村故事,将村民诚信、合力、感恩的精神传承留住乡村乡愁记忆,建成文化长廊、文化书屋、开展儒学讲堂,通过公开招标,出租村级经营性场所门面房,用于农户经营电动车销售维修,方便群众同时实现集体稳定收益。

二是盘活整合村集体零星河滩地,通过置换形式,帮助致富带头人李某协调大块田地,种植蒲公英、茴香苗、香葱、油麦菜、秋葵等经济作物,发动党员李海滨等流转金水湖附近土地,建设绿色环保,立体精品蔬菜水果采摘大棚基地,建设李桥《老农菜园》,实现生态链良性循环,发挥发展集体经济带头示范作用。

市委机关工委驻李桥工作组实地了解蒜苔销售情况

三是盘活村头集体用地,村委会与农户联建“凌菲”便民超市和农资“庄稼医院”,通过外包承包经营,创收集体资产租金收益。动员李继鹏、李鑫蒙利用集体闲置土地,建设大蒜蔬菜临时仓库租赁,方便群众商品交易,为集体增加收入。

四是积极争取政策支持村头老万福河清淤治理项目,清理村中5处集体坑塘,引水贯通养鱼,放入甲鱼、花鲢、鲫鱼等鱼苗8900余尾,实现村委会与养殖户共建,增加集体收益,年底带鱼走访贫困群众和老人。

寻找到200多年前李桥村修桥捐款碑文物

五是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支持村两委和致富带头人李某利用村内闲置空地,发展秸秆回收加工项目,通过秸秆回收加工“变废为宝”,加强环保治理力度,加强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

六是积极邀请山东农业大学的老师和学生到村开展支农支教的同时,开办农业知识培训班,帮助村民解决桃树、苗圃、葡萄、火龙果等种植养护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推动果树产业发展。

整修清淤的鱼塘

如今,走进李桥的村村户户,映入眼帘的是党建示范区活力四射,绿树路灯掩映着白墙红旗飘,只见平整顺畅的柏油路和排水沟穿村而过,村头清澈透明的河水缓缓流过小桥......李桥村在“一名党员一面旗”党建引领下,乡村振兴万象新。

来源:山东乡村广播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