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济宁新闻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艺术为粮,情怀为仓,济宁这间乡村老粮仓竟藏着这么多“宝贝”

2019-09-26 15:37   齐鲁壹点  

等闲谷艺术粮仓

坚硬的石头

磨出了农业文明的曙光

幽幽的钢铁

支撑起工业文明的天空

在石头与钢铁的外壳下

竟包容着一颗自由的艺术灵魂

岁月流过的印痕

让人暗自留恋感怀

废墟之下

生长着蓬勃的野草

等风起,等春来

文化兴,乡村才能长久振兴。近年来,一座接一座的新时代乡村在孔孟之乡拔地而起,尤以特色文化村落为代表。通过乡村文化振兴战略,村还是那座村,但村里的精气神已然被激活焕发。

在离泗水县城不过十分钟车程的南部山区、龙湾湖畔,有一个隐于夹山头山谷内的小山村,这里青山环绕、流水潺潺,景色古朴幽雅。村内有一处红瓦石墙、古树相拥、氛围格调有些孤傲突兀的院落,格外引人注目。“等闲深秀,夹山向晚”,说得就是这个等闲谷艺术粮仓,艺术为粮,情怀为仓,浓浓的“文艺范儿”洒满这片小山村……

乡村老粮仓赋予新内涵、新生命

25日,泗水一片安静的小山村,前靠湖,四周环山,称得上是一个心安之处。

远远望去,静静的老槐树下,掩映着简洁的石头大门;长满了杂草的斑驳路面;石头砌成的高高台子上,伫立着红瓦顶坚固的石头房子;粗犷的墨绿色房门,硕大的铁钉透着冰冷——一切都沉浸在山村特有的寂静氛围之中,阒无声息。“等闲深秀,夹山向晚”,说得就是等闲谷艺术粮仓。

在20世纪,这里曾是一个粮仓,始建于1968年,为战备之用。半个世纪的风雨,已是沧海桑田,曾经的繁华散去,粮仓退出了历史舞台,离开人们的视线后,独守着万古太息的古老山村。

作为那个特殊历史时期的见证,粮仓宝贵的地理物质文化遗存和文化印痕,赋予它独特的内涵与价值,历久弥新。仿佛是前世有缘,命中注定。2013年,一群怀抱着艺术与商业之梦的年轻设计师和艺术家们漫游到此,看看那些粮仓,看看窗外的山坡农田,便一下子喜欢上了这里。一年后,泗水等闲谷艺术粮仓便悄然诞生了。

粮仓址于泗水县城南济河街道办事处夹山头村村后,山环水绕,景色优美,是泗水的“北京798、上海M50创意园与广州红专厂”。

粮仓内等闲书房、设计工作室、艺术工作室、美术馆、乡村博物馆、茶咖香道、美食体验、雕塑工作室等空间业态一应俱全,配以周围的乡村音乐厅、精品民宿、艺术广场、研学写生基地、文创步行街、林果大棚采摘等空间,可进行文创、展览、文化艺术交流、木工、陶艺、绘画、手工、蚕桑、农耕、室外拓展等各种休闲体验与文旅文化活动。

据这里的负责人王大强介绍,粮仓现为国家级文化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已吸引创客团队200余人,入驻企业10余家,培育扶助小微企业三十余家,等闲谷艺术小镇的规划已初具形态,成为国内热门的艺术创作与文化旅游打卡地。

一批批艺术家团体、院校师生、国际人士闻风而动,荒野中远涉求友,惊喜忘归。一群群家长带着孩子和普通游客簇拥着,慕名而来,如候鸟一样,绕树三匝,去了又回。济宁设计师协会、圣源尼山书院、青岛科技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济宁学院、悦读济宁读书会、泗水微公益等高校和团体,纷纷与之携手,加入这里进行更深入的合作。

随便踏进某一个房间,都会让人暗自惊诧。轻奢豪华、简约时尚、民族古典、异域风情、在这里浑然天成,水乳交融,妙趣横生。石墙、吊灯、桌布、椅子、茶具、花瓶,还有神兽、壁画以及室内随处可见的裸露的银灰色铁管子,每一件物体和饰点,都显现出主人的匠心独运,不同凡响。整个空间中外合壁,复调混搭,飘着书本、绘画原料、茶与咖啡相拌的清香味道。

东仲都打造龙湾湖文创一条街

距离等闲谷艺术粮仓不远的一片山村,就是位于泗水县圣水峪镇的东仲都阅湖尚儒研学写生基地了。这里基于空间在地性特色及政府大力支持扶助,结合本地资源与人文优势,由等闲谷艺术粮仓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规划设计与施工建设的一处研学写生与商业运营空间。 

阅湖尚儒研学基地自去年建成一期龙湾书房,鲁班记忆工坊、陶朱工坊、艺舍、方寸园、七间民宿等大部分空间以来,现已进入试运营状态,同时与鸿福源农业,济宁桑蚕企业的合作种植也已完成,形成了专业非遗传统文化体验、林果种植、研学写生、产品展销输出等空间与相关业态。

目前营业的研学课程包括陶艺体验、木工制作、大自然教育、绘画写生等业态,从3月份开始试运营以来,接待来自济宁、邹城、江苏、北京的团队平均每月3000余人,未来实现住宿和餐饮的的功能后,预计每天接待量在300余人,能在餐饮、住宿、农特农产、种植采摘等方面,较好地支持和带动地方就业和经济收入,形成各种产品产业的良性互动发展。

王大强介绍,为配合基地研学需要及发展,公司建设打造了龙湾湖文创一条街,设置文创产品、地方特产、咖啡酒吧、茶舍餐饮等配套业态空间,为各类各种研学消费群体提供了新的消费与体验资源,形成了研学与产业的互动与支持。创新了研学新课题新模式。

基地还将继续投资2000余万元,打造龙湾学舍、桑蚕研学、丛林探险、拓展基地、产品小院、产品展销超市以及小吃商业街配套等基础设施及功能区,为进一步形成与推动研学写生与在地性商业运营,创造更好的配套资源与基础条件。为将来实施艺术节而配套的龙湾湖户外情景艺术剧场、水上中心、主题雕塑、沿湖景观栈道等相关研学写生配套场景空间,也正在规划设计之中。

这一基地建成后,一二期密切相融,互为资源,年接待能力将达到20万人,形成一个主题明确,功能完善,富有动能与活力,极好地服务研学,带动地方文化与经济发展的文创型乡村研学旅游综合体。

幕后文化故事:

寻找并发现老粮仓,源于一种情结

美是艺术的目的和推动力,文化与艺术的结合,是对美的再次提纯与提升。由此,艺术就担负起了哺育思想的责任。这也是乡村振兴中文化振兴的源出及方向之一。

等闲谷艺术粮仓扎根乡村与山野,从情怀出发,以“文化为心,艺术为核”,以“让天下人尽享文化与艺术之美”为最终使命,打造一个多向度多业态的普世共享专业平台,成为了粮仓人努力的目标与方向。

寻找并发现老粮库,源于一种情结:返乡造境,寻找一个思考与创作的理想清净之地。老粮库作为一个物理性生态建筑空间,作为一个有历史承载与记忆的文化载体,与粮仓人的想法不谋而合,“艺术为粮,情怀为仓”,是粮仓人对它最初的阐释与定位。

以田彬为首的粮仓几位创始合伙人,将粮仓打造成形后,圈内圈外,国际国内的知名文化匠人、设计师及艺术家们,逐渐汇聚、互相交流、头脑风暴。影视、设计、工程施工、文化概念输出、研学写生、会议会展、艺术教育、专业讲座、产品衍生、线上线下营销模式等,得到了社会各领域的广泛认可,文化与艺术的价值得以体现。

一个从城市建伸,返乡创业,以文化与艺术反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同时把文化与艺术与乡村在地性元素相结合,衍生出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并以此带动或助力地方文化经济高效发展的新样板与新模式逐渐形成。

艺术粮仓是一个多元共享的创业发展平台,文化艺术,经济经营无所不包,其整合上下游优势资源,形成的多种创业合作共建共赢模式,已焕发出巨大的潜能与发展活力。

目前,艺术粮仓已在自身现有建设空间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规划与投资,一个占地五千余亩,包括文化艺术文创核心区,艺术家村落,精品民宿,康养,匠人集聚区,生态立体农业,花卉芳香等七大板块,几十种业态的等闲谷艺术小镇,已完成整体设计,进入立项、可研与环评阶段。公司设计投资的圣水峪镇东仲都阅湖尚儒研学写生基地,也已进入试运营阶段,二期建设正在进行之中。

济宁全力培育一批文化产业特色镇村

文化兴,乡村才能长久振兴。近年来,一座接一座的新时代乡村在孔孟之乡拔地而起,尤以特色文化村落为代表。通过乡村文化振兴战略,村还是那座村,但村里的精气神已然被激活焕发。近年来,济宁按照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部署要求,充分发挥济宁文化资源特色,着力建设出有灵魂、有风尚、有品味、有活力的新时代文化乡村。

为了让乡村文脉延续,济宁大力推进镇村历史文化保护展示体系建设,建成50平米以上乡镇(街道)历史文化展示场所53处、30平米以上村(社区)展示场所130余处,保留传承乡村历史文脉,形成了上九山、葫芦套、王家口、上磨石岭等一批极具历史文化特色的美丽乡村。

众所周知,济宁的文化资源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如今若要把这种文化底蕴激活壮大,需引来一股强有力的清泉。为此,济宁全力创建一批文化产业特色品牌。深入实施“一县一品”文化产业特色品牌创建活动,积极打造曲阜国学培训、梁山出版印刷、嘉祥石雕、泗水陶艺、鱼台柳编等8个文化产业特色品牌,集中对外展示推广。

同时,全力培育一批文化产业特色镇村。结合济宁特色民俗和乡土文化资源,积极发展乡村手工艺、民俗文化和乡村文化创意产业,建设“一村一品、一村一业”的特色文化乡村,培育打造文化产业特色乡镇24个、特色乡村64个。此外,全力打造一批地域文化特色节会,集中整合打造泗水桃花节、梁山水浒文化节、微山荷花艺术节、鱼台孝贤文化节等文化节会“大牌”,在带动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拉动地区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马辉 晋森 褚思雨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