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济宁新闻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金乡的“金名片”

2019-10-09 18:39   济宁日报   武旭, 王伟

王杰村王杰纪念馆。记者 刘建新 摄

提起金乡,人们会想到什么?“大蒜之乡”这张闪亮的“名片”让这里举世闻名,也让金乡人开阔了眼界、鼓起了腰包。除了大蒜,金乡还有什么“名片”?近日,记者走进了金乡,英雄故里、江北水乡、生态甜瓜、有机辣椒、重点项目……随着采访的深入,记者手里的金乡“名片”也越来越多。走在金乡城市街头、田间乡村,环城水系移步换景、新城建设日新月异、产业发展别具一格,金乡正在新征程上扬鞭奋蹄、阔步前行。

从“红色基因”到“英模辈出”

王杰,这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雄是金乡人民心中永远耸立的丰碑。从王杰纪念馆、王杰广场、王杰中学,到王杰少先队、王杰示范岗、“王杰式”先进人物,处处都能感受到英雄精神的延续。

王杰,1942年生,1961年8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2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他以雷锋为榜样,从小事做起,处处以身作则,逐步成长为一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王杰关怀战友,爱护集体财产,帮助群众做好事从不留名。他勤奋工作,在执行训练、施工和抗洪救灾等各项任务中,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被大家称为“闲不住的人”“不知疲倦的人”。他在部队里年年是优秀战士,两次荣立三等功,当了班长,被评为“模范共青团员”和一级技术能手。1965年7月14日,王杰在江苏省邳县张楼公社帮助民兵地雷班进行军事训练。在炸药包即将发生意外爆炸的危急关头,为保护在场的12名民兵和人武干部的生命安全,他毅然扑向炸药包,献出了23岁的年轻生命。1965年11月9日,《解放军报》以“一心为革命”为题,刊登了王杰的日记,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解放军原总政治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和全国妇联分别发出通知,号召向王杰同志学习,学习他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踏踏实实,埋头苦干,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贵品德。为了缅怀英雄,1968年,王杰成长的金乡县华堌村改名为“王杰村”。

“王杰的枪,我们扛;王杰的歌,我们唱。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一心为革命,永远跟着党……”多年来,这嘹亮的歌声一直在金乡人心中回荡。

勇救落水儿童而不幸牺牲的英雄少年李目辉,舍己为人、心系群众的好支书郭奉林,用生命铸就忠诚的齐鲁时代楷模陈新宁,90后救火英雄周珂……王杰故里,蒜乡儿女以自己的方式,让王杰精神在新的时代扎根发芽开花结果。

从厉兵鏖战的鲁西南战役纪念馆到中共苏鲁豫区党委旧址,代代传承的红色基因激励着金乡人民砥砺前行。金乡已进入全市发展第一方阵,先后荣获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县等荣誉称号。

从“南泥湾”到“江北水乡”

金乡县鱼山街道的徐楼村,近来格外热闹,拥有460亩水面面积的金蒜湖今夏正式对游客开放,一下让毗邻湖边的徐楼村成了“网红村”。“村里全部粉刷一新,现在白墙黑瓦特别好看,就好像在电视里看到的江南水乡一样。“村民朱大娘乐呵呵地说道。除了村居环境的提升,让朱大娘喜上眉梢的还有一件事:周边村庄的居民都来湖边消夏,朱大娘所在的广场舞队伍也越来越壮大了,大家一起跳舞健身,每天都是乐乐呵呵。

金蒜湖是金乡县“九湖五河”的最后一个湖。它的建成将金水湖、千寿湖、金鱼湖、万福湖等湿地景观有效串联,形成了一条以水为媒靓丽的水生态“珍珠链”。金乡县倾心打造的“中国江北水乡”生态水系真正实现了水系贯通,湿地相连,河湖绕城。“金乡并非是热门的、耳熟能详的老牌休闲城市,但它赢在‘特色休闲’上,赢在了对传统历史文化的延续上,赢在了对独有地理条件的有效利用上。”这是金乡县荣获“2014中国最美休闲小城”时评审组对金乡的介绍。生态水脉也在向乡村延伸。得益于深入推进的“三百工程”,2018年金乡县改造提升河道46公里,完成造林9500亩,新建提升绿色通道100公里,新增绿地20.4万平方米,绿地率达到36.1%,全县林木覆盖率达到并稳定在29%以上,成功创建为省级森林城市,水清岸绿正在成为金乡乡村河流的“标配”。一个“灰头土脸”的鲁西南小城已蜕变成河湖相连、生态宜居的“江北水乡”。

从“一穷二白”到“三足鼎立”

全县规模工业企业达到200余家,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企业突破100家,新材料产业园区成功晋升为省级开发区,经济开发区入选省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试点,食品园区成为全国十佳优质食品产业园……近年来,金乡工业经济呈现出量质齐升的发展态势。

曾几何时,金乡辉煌一时的“三金”悄然没落,传统支柱产业倒塌,新兴产业几乎为零,工业经济一度跌入谷底,县域经济也因此一蹶不振。面对阵痛与困惑,金乡县把工业园区建设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先后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建设了金乡经济开发区和济宁食品园区、济宁新材料产业园区“三大工业园区”,使之成为工业强县的主战场,招商引资的主平台,产业集群的主阵地。

蓝图绘就,还需“撸起袖子加油干”。新材料产业园区在筹建之初,没有办公用房,园区一班人就在一片空地上搭起了几间临时板房用来办公,同时给每个人配备一个马扎当做“办公座椅”。自此,一个马扎、一份饭盒、一所临建板房……园区人就这样拉开了艰苦创业的序幕。

凯赛生物作为一家从事新材料研发和生产的国际化企业,企业的绿色尼龙项目是世界唯一采取生物法取代化学法生产尼龙的产业化项目。为把项目拿到手,园区管委会副主任李建国半年时间去上海28次,坐多少车、磨多少嘴、吃多少苦、作多少难、落家人多少埋怨,他自己都数不清。在李建国眼里,只要项目能落户金乡,苦点累点算不了什么。现在,凯赛生物产品全球市场占有份额达到90%以上,世界最大的生物基聚酰胺生产基地呼之欲出。

正是因为金乡干部勇于担当、敢于担当、善于担当,像绿色尼龙一样,投资50亿元的盈德气体,60亿元的煤制乙二醇,18亿元的黑猫炭黑,以及获国际大奖的石墨烯等项目落户金乡。

“可以说,金乡的工业园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由原来一穷二白发展成经济开发区、新材料产业园区、食品园区三足鼎立,都是广大干部用肩膀艰难地扛起来的,这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精神在金乡的生动实践。”金乡县委书记董冰说。

记者感言:一个传统的农业县,在经济新常态下如何突围?金乡县交上了一张成绩优良的答卷。红色基因的英雄情结成为精神之“魂”,激发出金乡人民干事创业的巨大热情,不仅造就了举世闻名的特色产业,让鲁西小城脱变为“江北水城”,也让金乡人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抛开“功劳簿”,在从农业大县向工农业强县的大道上继续阔步前行。(记者 武旭 通讯员 王伟)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