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济宁新闻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与古为徒乐不疲 笔墨山水寓真情 《郑雁廷山水画集》出版

2020-01-22 14:23   济宁新闻客户端   丁健

济宁新闻网讯(记者 丁健)近日,济宁市青年画家郑雁廷新著《郑雁廷山水画集》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他继《雁廷山水选集》、《雁廷作品集》、《雁廷系列作品集临摹篇》以来的又一部山水画作品集。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邵大箴题签

郑雁廷,中国致公党党员,从事传统山水研究与创作多年。痴心艺事,深耕传统,常年挥毫不辍,创作投入时每天作画时间达到八个小时,其勤奋与用功程度,令人钦佩。正是缘于对传统文化的虔诚与热爱,对国画艺术的倾心与痴迷,雁廷潜心翰墨,寄情山水,师古人风范,师天地造化,从传统中汲取深厚营养的同时,又乐于搜尽奇峰打草稿,将胸中的块垒与激情化为笔下雄奇的山川,将大自然的神奇与灵秀倾注于饱含深情的笔端,展现出气象万千的山水之美。其山水画技法精湛,气息古雅,耐读耐品。有画作发表于《中华博览》、《美术》、《中国美术报》等专业报纸与期刊。

著名书画家陈金言先生在序言中写到:“画友雁廷字宾鸿,号碧玉轩主,与余同为济宁市人。自幼习丹青,性恬静,不谐俗。曾多次赴大江南北遍访师友,后又研究宋元明清的传统书画,尤得元、明人真髓。同时又游历我国名山大川,绝览山川之胜概,得山水之灵气,经二十余年之刻苦,力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卓有成就焉。”

段玉鹏先生题写:“师古不泥”

2013年,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曾经出版过郑雁廷的一部临摹作品集。距离此次新作出版,已经过去了六年。古人说,“四十不惑”。年届四十岁的郑雁廷,也迎来了创作生涯的黄金年龄。在他的好友,书法家邹连忠先生的鼓励下,郑雁廷有了出一本新书的计划,他想借这本新书做一个近阶段的创作小结,向社会各界、向关心支持他的朋友们做一个汇报,以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聆听方家们的批评与指教,以便在今后的艺术之路上继续砥砺前行,努力攀登。邹连忠先生为画集撰写了评论文章,并担任了作品集的艺术顾问。著名书画家陈金言先生为新书撰写了序言,又多次沟通美术评论家邵大箴先生,由邵先生亲自题写了书名。山东省书协原副主席段玉鹏先生看到作品后,欣然题写了“师古不泥”,给予了极大的鼓励。

《郑雁廷山水画集》共收录45幅作品,其中包括一幅几年前临摹的宋画长卷《搜山图》,其余作品都是2019年的新作。通过这些作品,可以看出作者的创作实力和艺术水准,也能感受到其当下的艺术探索和创作状态。

与古为徒乐不疲   笔墨山水寓真情

文/邹连忠

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游山玩水的大陆文化意识,以山为德、水为性的内在修为意识,咫尺天涯的视觉意识,一直成为山水画演绎的中轴主线。从山水画中,我们可以集中体味中国画的意境、格调、气韵和色调。再没有哪一个画科能像山水画那样给国人以更多的情感。若说与他人谈经辩道,山水画便是民族的底蕴、古典的底气、我的图像、人的性情。

较之西方风景画,中国山水画起码早了1000余年。它所呈现的图义,实际上是一部中国思想史。早在7000多年以前,先古的觉醒便以图案方式纪录下来。新石器的河姆渡文化,已用线刻表达着观念性文化的内涵,定居的农耕文明起源,不仅让人认知了工具美,亦让人于器物之上认知了形式美。艺术不但是一种征服自然的想象,还是一种征服自然想象的象征。先古与自然一开始便用艺术的方式对话,逻辑的发现与艺术的鉴赏推演着人们的双眼,让一个天人合一的中国图式由混沌而至清晰。

随着绘画实践的深入,绘画理论逐渐确立,被称为中国第一篇山水画论的是宗炳的《画山水序》。宗氏提出了著名的透视法则:“竖画三寸,当千刃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远”。与宗氏同代的王维,亦是纵情丘壑的人物,他在《叙画》中提出了“望秋云,神飞场;临春风,思浩荡”的怡情说,和“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以判躯之状,尽寸眸之明”的尺幅千里说。可以讲,至魏晋以降,中国山水画的远取其势、近取其质的核心认信已确立了逻辑起点,而空间视觉原则也得以逻辑的深化。一代又一代中国山水画家经过艰苦而卓有成效的探索,走出了一条极具中国特色的山水之路。

雁廷正是这样一位孜孜以求的跋涉者。郑君雁廷,自幼聪慧,尤喜绘事。早年从济宁名家陈小鲁先生习工细山水,后从陈金言先生兼习写意山水。雁廷受恩师教诲,立足传统,亦临亦创,创临并进,专心致志,心无旁骛,每日作画至少八小时以上,至须用时、用功处,往往通宵达旦。“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是之谓也。

2008年出版了第一部画集,在艺术界渐露头角。

济宁艺坛名宿方伯廉老先生评云:“雁廷开始临习元明清三代名家之作,于元代倪云林,明代仇英、石涛,清代四王中的王原祁,旁及近代黄宾虹、张大千等名家,专心致志,力求其意境。近又游历黄山观察实境及天气阴晴变化动态,亲身体会始得写生要诀,历十余年惨淡经营,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已卓有成就,数年来参加多次画展,均获嘉奖,颇受艺术界赞许,咸谓青年后起之秀”。

雁廷曾在微信中发自肺腑的真情告白:“常赴野写生,则有物我两忘,融二为一之感。山川之纹理肌肤,阴阳向背,无不透出其独特之神韵性情,常有李白‘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之慨。深觉此时之山,乃我之挚友,我之亲朋,我之良师,我之爱侣,顿忘尘世之一切。……乃援笔写就,泼墨抒怀。真所谓:山涤我精神,我代山川言。”由此我们知道,雁廷痴迷于绘画,“实出于天性”,出于对大自然真挚的热爱。这一天性是一股强烈而持久的内驱力,促使他利用大量的时间去寻幽探胜,足迹遍及鲁南的沟沟坎坎以及泰岱、太行、黄山、远至川滇、云贵。而长期的游历、观察和写生又进一步加深了他对自然山水的情感,这种情感自然地渗透在他的山水画中,成了最动人的部分。

雁廷的山水画很少宏幅巨制,很少刻意地去表现大山大河的雄奇壮丽,而是多描摹一些寻常小景:几座小山,几处村落,几间瓦房,几棵小树,一线山泉,数只飞鸟,几朵流云,或者山坡、峁梁、沟岔、梯田……这些寻常的景致,经他几笔勾勒点染,即成一幅令人神往的图画。它们看上去那么宁静、朴实、淡雅而又充满生机,让人仿佛能闻见泥土的气息,内心情不自禁地升腾起对乡土的眷恋之情。雁廷的画远避前卫,多游走于宋元明清,紧跟古人,亦步亦趋。清代王原祁认为初学画者,必以临古为先,进而熟于胸中,自能运于腕下。又讲究作画以理、气、趣三者兼到为重,只有这样才能使作品达到精、妙、神、逸的境界。故说:“画不师古,如夜行无烛,便无入路”。其实临古是一个中国山水画家一生的修行,在临古的过程中学到的不仅仅是技法,更多的是一种特有的中国气质、中国文化、中国精神。

雁廷作画与其说是创作,倒不如说他是将画山水看作是亲近自然、抒写性情的一种方式,所以他的笔墨没有固定的程式,而是随着山水的不同和感受的不同而变化着。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山石、树木、云烟的结构、姿态、质地等都是不一样的,相应地,他的画法也各不相同,或以勾勒为主而辅以点、皴,或勾勒、皴、染结合,或积墨浑厚、华滋,或写意简率、恣肆。如“临古”系列中,有的用勾勒为主、略加皴点的笔法,很好地表现了山石的独特纹理和坚硬光洁的质感;有的用浓淡干湿、勾皴点染结合的笔法,很好地表现了山的秀润之姿;还有的纯用焦墨勾皴,随意落笔,看似粗头乱服,却很好地凸显了山的苍茫、浑厚和凝重之美。在雁廷的笔下,随物赋采,已臻妙境。

雁廷的山水画大多取局部景致,凸显的是一山一水、一树一石本身的独特美感,传达的是画家对自然山水的瞬间感受。他画的是一份心境,所以笔墨为表达情感服务。他画得细致而又随意,意到笔至,没有刻意的渲染与经营,因此,看他的画,自然山水的清新之气会扑面而来,让人能感受到他和山水之间亲切的晤对、交流和感动。

雁廷的山水画有一种古典自然的美。读他的画,就如同文人雅士走在深山的小路上,让人感到清新、舒畅。但我以为,无论在风格还是技法上,还应该再强烈、鲜明一些。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里说: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只有耐得住寂寞而又坚韧不拔才有可能达到光辉的顶点。山水景物的美丰富多彩,艺术的追求永无止境,我们期待着雁廷将敏锐的艺术感受、丰富的内心体验、高远的精神追求和高超的艺术技巧完美地结合起来,迈上山水画创作的更高境界!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