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济宁新闻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秉要执本 补齐短板 快速反应 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提档升级

2020-03-22 14:33   济宁日报   孟一, 陈志龙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济宁市上下齐心协力、顽强奋战,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在这场疫情“大考”中,健全公共卫生和重大疫情防控体系,凸显出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3月20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重点工作攻坚年”暨提升干部执行力动员大会,把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改革作为十大改革攻坚行动之首——重点领域改革攻坚行动的首个项目。这对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改革攻坚意味着什么,瞄准了哪些“短板”,该如何完善和健全?记者邀请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分析解读。

秉要执本,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放在重中之重

“我市把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改革放在十大攻坚行动的首要位置,必将有力推动全市卫生健康事业特别是公共卫生事业再提档再升级。”济宁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主任焦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全民健康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接续实施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全市公共卫生服务硬件条件和服务质量显著提升。此次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改革,明确提出实施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二期)、市公共卫生重症医学中心等“六大中心”建设,致力于补齐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等短板,进一步改善全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硬件条件、管理水平、服务能力,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水平。

“‘首位度’凸显了市委、市政府对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高度重视,提醒我们要坚持预防为主、平战结合、防患于未然的理念,持续加大资源投入和政策保障力度,整体提升公共卫生安全治理能力和水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梁玉民认为。

补齐短板,加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基础设施建设

“深入开展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改革,加紧实施重点基础项目建设,是我们‘重点工作攻坚年’必须打赢的一场硬仗。我们打头阵,当好突击队。”焦华表示。

疫情防控中,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13天时间抢建启用拥有110张负压床位的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一期);组织11个县市区疾控中心快速建成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日检测能力提高到1600人份,为全市疫情防控发挥关键作用。

着眼于全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长远发展,此次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改革将聚力实施“六大中心”项目,其中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二期)、市公共卫生重症医学中心、市公共卫生检验检测中心、市紧急医学救援中心等4个项目被列入2020年省“补短板强弱项”重点支持项目,市医康养职业培训中心、市公共卫生中医医疗中心为市级重点谋划项目。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将新增床位5000张,建成涵盖传染病救治、重症救治、中医救治、医疗康养等专科品牌。

基层医疗机构是公共卫生事件发现、报告、防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中发挥着主力军作用。焦华告诉记者,“我们将持续抓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2021年所有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实现标准化。”

快速反应,健全疫情监测和快速反应机制

针对抗击疫情“大考”中暴露出的问题,济宁将用改革的办法补短板、强弱项,从体制机制上创新和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和疫情防控举措。

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改革明确提出:要加快补齐疫情监测预警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体系等方面的短板,逐步构建起平战结合、科学高效、功能完善的公共卫生和重大疫情防控体系。

“此次疫情应对体现了疫情监测预警在卫生应急管理中的极端重要性”,梁玉民告诉记者,济宁将进一步改革疫情监测预警体系,加强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推动医疗机构信息系统对接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健全网络直报、舆情监测、医疗卫生人员报告等多渠道疫情监测和快速反应体系。

针对疫情中暴露出的“重应急、轻预防”倾向,疾病控制和临床治疗协同性不够,疾控机构存在的建设滞后、能力不强、机制不活等问题,焦华表示,将深度推进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改革,加强能力建设,健全完善贯穿传染病监测预警、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报告、病原学检测、预防控制、医疗救治等“预防——控制——治疗”全链条、各环节制度机制。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