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济宁新闻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来曲阜,触摸《清平乐》中的宋代历史!

2020-05-13 22:42   济宁新闻客户端  

电视剧《清平乐》掀起一轮宋朝热,该剧以精良的制作、高水平的服化、考究的台词,精准而不失美感的向我们还原了北宋盛世。剧中不仅有剑拔弩张的朝堂碰撞,还有一众文人积极入世的慷慨激昂,非常生动的向我们还原了那个“政通人和、四海宴平、名臣辈出、仁宗盛治”的光耀时代。

在这幅浩瀚的历史画卷中,满眼亮起的不仅有灿若繁星的词人大家,还有名臣士大夫吟诵的宋词瑰宝。剧中细节的刻画极大的提升了观众的视觉满足感,也受到古籍研究学者的青睐。

赵祯看的是啥书?

宋仁宗灯下读书,研读的是《尚书》中《皋陶谟》一篇。

宋仁宗看的《尚书》是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

十三经是儒家的十三部经典著作,全部共63万字,包括《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孔子博物馆珍藏了儒家经典十三经碑刻中最后一部。也是最为完整、规模最大的一部十三经。

孔子博物馆珍藏·《乾隆御定十三经》

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乾隆皇帝谕旨以金坛贡生蒋衡耗时十二年手书“十三经”为底本,“考定圣贤经传中文字同异,归于一是,使天下万世学者有所师承遵守”,“刊之石版,列于太学,用垂永久”,称之为“乾隆御定石经”,简称“乾隆石经”。经过三年刊刻,乾隆五十九年(1794)石经刊刻完工,成为历代儒家经典碑刻中最后一部,也是最为完整、规模最大的一部。

孔子博物馆珍藏·《乾隆御定十三经》拓本局部

《乾隆御定十三经》装潢考究、拓印精良外观看,这部拓本品相完好,经折装裱,明黄封面,正中楷书“乾隆御定石经”题签,翻检内页,御制墨色乌黑发亮,字迹清朗,工楷蕴藉。

在宋代流传半部《论语》治天下,剧中对话也出现了不少《论语》的经典语句,同时也出现了不少的《论语》书籍。孔子博物馆珍藏了清刻本《论语》十卷 保存完好,字迹清晰。

孔子博物馆珍藏·清刻本《论语》十卷

孔子博物馆珍藏·清刻本《论语》十卷内页

《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孔子博物馆珍藏·《皇朝仕学规范》

孔子博物馆珍藏·《皇朝仕学规范》内页(宋)张镃辑。现存二十九卷。此书于二零零八年四月入选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编号00775)

中缝白口,较窄,单鱼尾,较细小,乌丝栏,单栏框,横排12行,行25字,字径1.2厘米,字迹清晰,为标准的宋体正楷。本书为宋代纪传类书籍,同时通过对历史的记载反映了宋代的历史状况,内容多为举古人嘉言懿行作为鉴戒和唐宋以来人物遗事。分为学、行己、莅官、阴德、作文、作诗六类,统载宋名臣事状并征引原文名著出典。

除了宋代的书籍,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曲阜还保存着许多始建于宋代的古建筑。

孔庙

大中门是宋代孔庙的正门,始建于宋代,明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重修。“大中门”三字匾额系清高宗乾隆手书。“大中”是赞扬“中庸之道”。“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不偏之为中,不易之为庸”。

同文门始建于宋代,原为三间,明代成化年间扩为五间。清康熙年间名曰“参同门”,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改为同文门。此门是一独门,左右无墙。以前中国传统的宫殿式建筑,在主体建筑之前常有小型建筑作为屏障,以表示庄严,同文门就担当着奎文阁的屏障作用。“同文门”三字为清高宗乾隆手书。

“同文”二字出自《礼记》,“书同文,行同伦”,意为统一语言、统一文化、统一思想,使整个人类思想都统一到儒学思想上来,如同走路,须得步调一致。

孔庙奎文阁原名藏书楼,始建于宋代,重檐五间,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改为三檐,赐名“奎文阁”。明弘治十七年(公元1504年)改为七间,清高宗乾隆皇帝题写阁匾。奎文阁东西阔30.1米,南北深17.62米,高23.35米,三重飞檐,四层斗拱,檐下八根八棱石柱,内部结构为层叠式木架,阁两层,中间夹暗层,原上屋藏御赐经书,暗层藏印板,下层藏御香帛。

景灵宫遗址及寿丘少昊陵

宋真宗帝“推本世系,遂祖轩辕”,以轩辕皇帝为赵姓始祖。于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闰十月,诏曲阜县更名为仙源县,将县城迁往寿丘之西,又兴建了景灵宫奉祀黄帝。“祠轩辕曰圣祖,又建太极宫祠其配曰圣祖母。越四年而宫成,总一千三百二十楹,其崇广壮丽罕匹。于是琢玉为像,龛于中殿,以表尊严,岁时朝献,如太庙仪,命学老氏者侍祠,而以大臣领之”。当时的景灵宫各种殿、宫、门等1320间,规模宏大;玉琢成像,富丽庄严;祭祀时用太庙礼仪,等级最高。

景灵宫在宗仁宗天圣年间遭火灾,旋即修复。宋徽宗政和年间,金世宗大定年间,蒙古(公元1250年),元顺帝至正七年(公元1347)多次重修。此后再没有关于景灵宫的记载,大约在元代末期或明代初期景灵宫被毁,现存遗址已埋在地下。地上仅存有原来的石碑两幢。

少昊陵神道位于少昊陵石坊的前部,宋真宗修建陵园时建立神道。两旁翠柏古树,如龙似虬,夹道而立,前来拜谒少昊帝陵园时,顿有肃然起敬之感。少昊陵坊为石质,立于高台之上,建于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坊四柱三间。中间额坊上刻火焰,中额刻“少昊陵”三个字。柱为八角形,以石鼓夹抱,柱高于额坊。陵门三间,三门,无斗拱,绿瓦悬山顶,两侧接陵园墙垣。始建于宋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清乾隆年间重建,现存为清代建筑风格。

享殿五间,前出廊,无斗拱,绿瓦悬山顶。殿始建于宋真宗年间,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重修。殿内有神龛及木刻贴金“少昊金天氏神位”牌主,神龛上方悬挂乾隆皇帝手书的“金德贻祥”匾额。

万石山始建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真宗大修少昊陵墓,叠石固之,并雕刻了石像、石栏置于石台之上。宋徽宗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将陵园四周用2662块磨光石块修砌起来,为形容用石块之多,故称之为万石山。此陵墓底大上小,呈棱台形,陵墓阔28.5米,坡高15米,上顶方11米,其形状称之为东方金字塔。顶上面有小室一间,东、西、北三面为墙,南面设门,黄琉璃瓦硬山顶,乾隆年间(公元1738年)改建为黄瓦庙堂,内供宋宣和年间刻汉白玉少昊像。

来源:游曲阜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