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台县打造农科小院“方寸地” 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大发展”

2024-04-25 15:00   济宁新闻客户端  

济宁新闻网讯 近年来,鱼台县充分发挥区域农业产业优势,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通过与省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登海润农种业有限公司联合创办稻花香农科小院,建立政府、科研机构、企业三方融合助农模式,打造集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农业服务于一体的基层科技服务平台,打通了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最后一公里”,把科技兴农扎实有效地做到农民的田间地头。

加强农民培训,为乡村振兴添动能

一是专项培训,定期开设田间大课堂。紧紧围绕农村产业发展、技术需求,定期邀请科技特派员、专家教授,为农民提供零距离、零时差、零门槛、零费用的科技服务,全面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合理使用课堂教学、现场教学和线上学习等培育形式,综合运用互动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增强小院吸引力,让广大农民真正掌握种植技术,实现科技致富。目前,累计邀请30位专家学者现场授课,组织开展科普学习活动及成果观摩6场,发放技术明白纸、宣传手册等共计1500余份,培训农民近千人。

二是按需培训,积极培育壮大“田秀才”。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引领作用,邀请省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的专家教授入驻农科小院,组建服务团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咨询服务。针对不同时期农情墒情或恶劣天气,及时帮助农民解决关于品种选择、栽培管理、减肥控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技术问题,带动周边农民应用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目前已培养“田秀才”50名,为实现农业增收注入新活力。

三是典型培育,强化先进示范引领。小院及时总结周边村镇典型做法和先进经验,并进行宣传推广,切实起到激活一点、带动一片的作用。比如,挖掘党支部牵头领办合作社性质的孟运农业科技公司为典型示范,推广其流转村内低洼土地700亩发展稻藕虾共作,实现每亩的综合效益增加近5000元的经验做法,鼓励各村对标先进,结合自身实际创新生态、经济效益双丰收的农业模式。

加强自主创新,为农业升级赋新能

一是加大科技政策兑现提升创新动力。立足农业产业优势,优化要素配置保障,积极开展济宁滨湖稻藕虾高效生态融合发展关键技术创新及示范,目前该项目已纳入省级重点研发计划。兑现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农业良种工程项目、乡村振兴科技创新提振行动项目等政策扶持,累计拨款818万元,有效激发企业创新内生动力。

二是提升本土企业科技创新主体能力。依托农科小院,搭建企业数据库,根据企业特性进行精准服务。组织重点企业到海南稻米种植示范基地参观学习、交流经验,扩展本土企业家创新视野。积极与天津、江苏、辽宁等十几家农科院联合,建立200余亩稻、麦新品种试验基地。倾力扶持山东登海润农种业有限公司、山东泰茂种业有限公司、山东东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为高新技术企业,提升本土企业的创新能力。

三是打造良种“育繁推”一体化实践基地。坚持育好种、推好种,依托企业种业繁种基地,联合开展科研项目申报。开展山东省优质粳稻“质产效”协同提升栽培技术示范,构建绿色粳稻现代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和粳稻机械化、轻简化栽培技术体系,创建优质绿色稻米品牌2个,育成水稻新品种济润902,优质米品种初步筛选出润农66、润农99和矮丰80等,牢牢抓住水稻种业的主动权,促进了水稻品牌的升级提升。

加强产研融合,为农业新质生产力蓄势能

一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针对济宁滨湖地区水稻收获晚、小麦播种晚的特点,农科小院联合山东登海润农种业有限公司共同研发中熟优质高产水稻品种,实现水稻早收、小麦早种的“双早”模式,麦茬稻亩产达757公斤高产,每亩增收300元。在农科小院成果转化平台的帮助下,目前优质稻种市场覆盖黄淮海粳稻区,辐射黄淮稻区约1000余万亩。

二是合力技术难题攻关。加强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吸引中国农科院、山东省农科院和扬州大学等科研机构入驻农科小院科创平台,充分发挥科研院所的技术和设备优势,与企业研发团队共同进行技术研发、项目合作,以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服务区域发展。利用山东润农水稻研究院和院士工作站,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积极联系海外院士工作站,为技术难题攻关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三是强化人才合作培养。小院积极推动政府、企业、科研院所三方融合,满足了企业和农户对技术的需要,解决了科研院所对学生培养和实践的现实需求。小院开展的各类活动、科研训练、技术服务等环节让学生到田间地头发现农业问题,通过查阅资料和设置田间试验解决实践中的难题,从而提升学生的协作能力、学习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产学研的紧密结合,提升科学研究水平。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新
来说两句吧...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