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济宁新闻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闫虹访谈 | 学研孔儒八十年 · 骆承烈

2021-04-26 10:35   济宁新闻客户端  

5岁时知道有位孔夫子

6岁时得到第一张孔子像

他是世界上收藏孔子像最多的人

一生致力于孔子文化研究

出版著作120余本

阐述孔子思想,倡导“经益求精”

孔子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究竟魅力何在

本期《闫虹访谈》

曲阜师范大学教授骆承烈

为您讲述《学研孔儒八十年》

闫 虹 说

“学研孔儒八十年,喜忧沉浮乃所愿。人生难得做件事,文化大厦添块砖”。这是曲阜师范大学骆承烈教授86岁时写的一首诗,也是对自己八十年学习研究孔子文化和儒学思想的生动写照。从幼年知道中国有个孔夫子,到用毕生精力研究传播孔子学说、思想,致力于以孔子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著作等身的骆先生缘何对孔子研究如此痴迷执着?他眼里的孔子,又是怎样的形象?今天的我们,学习孔子思想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又是什么?带着这些疑问,我专程到曲阜师范大学拜访了骆承烈教授。

骆承烈,1935年出生于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1956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曾任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国际儒学联合会顾问联络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典》顾问、中国孔子文化传播促进会副会长等职。6岁那年,骆承烈收藏第一张孔子像,从此乐此不疲,不仅在1997年因收藏了1900多种孔子像,获得世界“基尼斯”总部颁发的证书,成为世界上“搜集孔子像最多的人”,也因童年时期的那张孔子像,让他与孔子和传统文化结下了80多年的不解之缘。

多年来,骆承烈研究出版了《孔学研究》、《孔里论孔》、《孔子与论语》、《孔儒春秋》等120余本著作,发表文章一千余篇。1997年4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的第二届世界儒商大会上,围绕儒商话题骆承烈前后发言5次,成为“天下定义‘儒商’第一人”。

作为毕生研究孔子的专家,骆承烈自称是“孔子研究的寒暑表”,并笑称自己是“老孔家的长工”,一生为中华传统文化、为孔子儒学奔忙不息。2013年,习总书记视察山东视察济宁,在曲阜与专家学者座谈,当时已年近八旬的骆承烈参会,针对传统文化建设,他提出了哪些建议,又做出了怎样的表态呢?

除了著书立说,骆承烈还将传统文化用现代手法予以表现,多年来撰写、主讲或编导电视专题片《孔子与儒家思想》、《三字经》、《文化巨人孔子》《演说论语》等电视文化专题片4600多分钟。借助现代传媒手段,扩大传播领域和范围,不遗余力推介孔子思想。

《演说论语》不负众望,2010年获中国广电学会“百家奖”个人“创意奖”、“撰稿奖”。不仅如此,作为一名六十多年教龄的老教师,骆承烈2015年荣获 “烛光奖”。此外,他还被英国剑桥名人传记中心授予“国际文化名人”称号,被世界展望学会授予“仁者爱人奖”。即便荣誉傍身,现已86岁高龄的骆承烈仍笔耕不辍,演讲授课,继续着让他钟爱一生、痴迷一生的孔学研究。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