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济宁新闻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第一观察丨做好“土特产”文章,总书记格外重视

2023-01-21 19:29   新华网  

脐橙、苹果、腊肉、新米、榛蘑、柴鸡蛋……春节来临,各地特色农产品在电商平台销售得红红火火。蕴含着浓浓乡情的农产品,是农民增收的希望,也是千家万户餐桌的幸福。

来自乡野田间的“土特产”,让老百姓倍感亲切,也寄托着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乡村振兴的殷切期望。在不久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

“重中之重”,可见分量。乡村产业振兴,“土特产”是一篇大文章。

看似普通的“土特产”,一头连着脱贫增收、乡村振兴,一头连着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各地特色产业的发展,在脱贫攻坚中起到重要作用,在今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新征程中,更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习近平总书记对于特色产业发展高度重视,在地方考察时,经常调研当地种植、养殖、加工等产业,并且作出具体指导。以在海南考察调研为例:

一枝花。2013年4月9日,在海南亚龙湾兰德玫瑰风情产业园,习近平总书记对产业园实行“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种植经营玫瑰花、示范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做法表示肯定,强调要把中央制定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贯彻落实好,使热带特色农业真正成为优势产业和海南经济的一张王牌,不断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一味药。2018年4月13日,在海口市秀英区石山镇施茶村,看到当地村子依托石斛这种药材增收致富,成为远近闻名的在火山岩上发展互联网种植的明星村,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要鼓励和扶持农民群众立足本地资源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庭院经济,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一叶茶。2022年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第三次前往海南考察。在五指山市水满乡毛纳村,了解到当地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资源发展茶叶产业,乡亲们过上幸福生活,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要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上下功夫,继续做强做大有机农产品生产、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产业”。

做好“土特产”文章,有三个关键字:“土”,充分依托和挖掘当地自然资源,因地制宜;“特”,找准特色,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擦亮金字招牌;“产”,努力延长产业链、价值链,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不仅在海南,从山东的牡丹到赣南的茶油,从江苏的草莓到内蒙古的马铃薯,从新疆的苹果到宁夏的葡萄酒……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赴地方考察时,身影常常出现在大棚里、田埂上、果树间、农舍前,细察深问百姓生产、收入情况,并多次在重要会议上为产业振兴指明方向。

在202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发展乡村产业。总书记提到那年在陕西秦岭山区一个村看到,山沟沟里小木耳做成了大产业;在山西大同也看到,围绕小黄花建成大基地,成了当地带动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

“但是,从全国面上看,乡村产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主要问题是规模小、布局散、链条短,品种、品质、品牌水平都还比较低,一些地方产业同质化比较突出。”总书记深刻指出,要适应城乡居民消费需求,顺应产业发展规律,立足当地特色资源,拓展乡村多种功能,向广度深度进军,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

在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总书记明确指出,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作出明确部署:“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当前,各地正加快探索乡村产业发展。杂粮杂豆、蔬菜瓜果、茶叶蚕桑、花卉苗木、食用菌、中药材和特色养殖等产业不断提档升级,不少地方已把小品种做成带动农民增收的大产业。

特色资源,多种功能、多元价值,全链条升级……这就是乡村特色产业的振兴路径,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必由之路,是人们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实现方式。

策划:霍小光

主笔:韩洁、于文静、严赋憬

统筹:张晓松、王绚、王宇

视觉 | 编辑:张舒宁、包昱涵

新华社国内部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