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济宁新闻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假期安全提示:你了解这些一氧化碳中毒误区吗

2019-02-06 20:37   大众日报   付玉婷

一氧化碳中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巨大,发现不及时、救助不及时,都有可能危及性命。然而日常生活中,不少人还存在关于一氧化碳中毒的思维误区,了解这些误区并保持警惕,就能有效避免悲剧的发生。

误区1:只有烧煤才会引起一氧化碳中毒。

错误。凡是含碳物质如汽油、煤油、煤、木炭等不完全燃烧,均可产生大量一氧化碳。

误区2:室内没有煤烟就不会发生中毒。

错误。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一氧化碳中毒往往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

误区3:家中取暖,用湿煤封火就不会发生中毒。

错误。一氧化碳极难溶于水,且水和煤气在高温下容易形成水煤气混合气,增加中毒风险。

误区4:门窗有缝隙就不会中毒。

错误。一氧化碳的比重比空气小,如果门窗缝隙的位置较低,一氧化碳同样是不易排出的。

误区5: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抢救过来就没事了。

错误。一氧化碳中毒有造成中枢神经后遗症的可能。有的中毒者在两周至3个月后,又会突然出现痴呆、大小便失禁、偏瘫等症状,却被误诊为脑出血、精神病等。实际上,这仍是一氧化碳中毒的表现。因此,一氧化碳中毒一定要坚持一段时间的后续治疗,避免留下后遗症。

误区6:把中毒者挪到温度低的地方冻一冻就没事了。

错误。寒冷是没有解一氧化碳中毒的作用的。相反,如果把病人抬到寒冷的地方,容易使病人因受凉感冒或并发肺炎而加重病情,又或因延误抢救而带来严重后果。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