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济宁新闻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精准扶贫丨微山:授人以“渔” 增强贫困户造“血”功能

2019-05-24 08:42   大众网·海报新闻   史欣欣

“多亏了党的好政策,村里的好产业,才让我们家不仅没有垮,反而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说起脱贫的过程,济宁市微山县高楼乡的贫困户杨兵满是感激之情。

杨兵是省定贫困村渭河村的村民,在2013年3月,杨兵妻子感到身体不适,在医院检查出直肠癌后进行了切除手术,随后一直化疗吃药。这场病不仅花光了杨兵家中的积蓄,还欠下近30万的外债,导致原来日子就过得紧紧巴巴的家庭更加贫困。在杨兵妻子病情复发,又一次躺在医院的时候,他的妻子说:“杨兵,我这个病怕是治不好了,别再浪费钱了,我们夫妻一场,我走了之后,你可要照顾好咱的孩子啊!”这个在湖里风里来雨里去的汉子听后,再也控制不住,抱头痛哭。

在县、乡、村的捐助之下,杨兵妻子病慢慢好了起来,现在已经康复了。但那段日子里,杨兵因为要照顾妻子,也不能外出打工挣钱还债,家里越来越穷,一个大男人经常暗地里抹眼泪。这种情况在2014年有了转变,了解杨兵家里情况的村党支部,把杨兵家纳入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希望通过党的扶贫政策带动他家脱贫。

渭河村是一个典型的北方渔村,这里有原生态湿地景观、淳朴的渔家文化、近乎原始的渔猎生活。为保护微山湖湿地,在退养网箱网围的政策下,渭河村决定大力发展旅游业。“杨兵,村里要搞旅游,你买个摩托艇,天天接送游客,能挣不少钱。”渭河村支部书记孙茂东找到杨兵,给他支了招。听了孙茂东的话后,杨兵在村里的资助下,购买了摩托艇,每天接送游客。

随着渭河村渔家水街名声越来越大,被审批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山东省旅游特色村”后,来旅游的人更是络绎不绝。杨兵的生意也越来越好,一年下来,能多挣上几万块钱,几年时间就还清了欠债,手里还有了积蓄,彻底脱离了贫穷,走上了致富路。

贫困户杨兵正在向游客介绍微山湖其实,渭河村杨兵的脱贫过程只是高楼乡脱贫攻坚战略中的一个缩影。在实施脱贫攻坚战略以来,高楼乡精准把握扶贫政策,按照突出重点、多策并举,合力推进、务求实效的工作思路,大力实施扶贫开发项目,扎实推进产业扶贫,全覆盖、无缝隙地落实低保、五保、医疗等社会救助措施,完成了1268户、2922人的脱贫攻坚任务。

自高楼乡被纳入扶贫攻坚重点乡镇以来,乡党委、政成立了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将扶贫工作摆到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进行专题研究。各管区、村集中精力实施精准扶贫,严格执行识别程序,积极实施扶贫开发项目,让扶贫项目在群众中生根发芽,增强“造血”功能。

近年来,高楼乡更是积极争取各种项目资金一千余万元,重点投入安全饮水、农田改造、渔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湖区办学条件等民生工程,努力改善贫困村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先后投资近3000余万元,实施小闸、高楼、四段千亿斤粮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以改善土地生产条件为抓手,稳定增加群众收入;投资110余万元,新建利民现代渔业园区标准化育苗养殖车间,努力推动对虾苗种淡化实现本地化,解决湖区群众对虾养殖购苗难的问题。

“乡里累计投入扶贫资金1088万元,实施扶贫项目50个,覆盖全部贫困人口。还扶持引导贫困群众发展河蟹、南美白对虾养殖产业、推进湖区旅游业发展,增加贫困人口收入”。微山县高楼乡扶贫办主任姚良峰告诉记者,除此之外,高楼乡还实施光伏扶贫项目和注资合作分红项目,让老弱病残贫困人口直接受益分红,同时加快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