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济宁新闻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走过2020|白衣执甲 勇毅前行

2021-01-10 20:26   济宁新闻客户端   袁旭

济宁新闻网讯(记者 袁旭 通讯员 李琳伟 王玉鸿 张炀)因为一场疫情,2020年对于白衣执甲的援鄂医疗队员有着尤为特殊的意义。走过2020,伟大的抗疫精神已经融入他们的血脉,成为激励白衣战士们勇毅前行的精神财富。

李娜,金乡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师,负责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在这个岗位上工作已经6年了。每天的工作是为所有就诊患者进行快速准确地预检分诊,为危重患者争分夺秒。

虽然援鄂经历已经过去将近一年了,但是那些在汉阳方舱医院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2020年2月9日到达湖北武汉,在那里待了38天。作为首批队员入舱开展救治工作,6个小时收了300多名患者,为了避免大幅度动作引起气溶胶传播,要迈着太空步穿梭在每一个病床。护目镜的雾遮住视线了;口干舌躁想喝水了;鼻夹压破鼻翼了;口罩箍地脸疼了;肚子打咕噜了;身上出的汗变凉了;想想康复的舱友们,一切觉得值得!

回想方舱医院的故事,记得有个患者入舱时,情绪非常低落,知道她的家人都感染了新冠肺炎,父母还因此去世,李娜就特别关注到她,除了完成基本工作外,空余时间和这位阿姨拉家常,进行心理疏导。帮她打听询问家人的消息,慢慢地这位阿姨终于露出了笑容,出舱时这位阿姨对李娜说,“真想看看你,摘下口罩后的样子”。

回首方舱,从一板一钉,一线一灯,从空荡荡到“生机勃勃”再到空荡荡,直到所有的患者全部出舱,它承载着所有患者的忧伤和希望,承载着各类技术人员的汗水和泪水,更承载着医护人员救死扶伤、无畏生死的精神。作为一名医护工作者,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工作,恪尽职守,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继续守护人民健康。

李会勇,邹城市人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主治医师,负责医院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与治疗,参加工作10年;急诊科是全院窗口科室,来的病人都是急危重症,永远不知道下一个病人有什么样的病,所以要有丰富的基础知识,有抢救危重病人的能力。

在方舱医院工作的38天,从一开始收治599名病人,到后来送走最后一名病人,能让他们安安全全地快速地康复,见到自己的家人,这是李会勇他们最大的愿望。

“有一件事情让我特别深刻,在方舱(医院)里面,我们有一名非常小的7岁女孩新冠肺炎患者,她的家人全都感染了新冠肺炎,她的家人都是分开隔离的,我们也是对这名小患者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治疗;当她治愈出院以后,她流着泪说,我替武汉人民感谢你们,让我们非常地感动。”李会勇动情地说。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今后要带领团队不断地学习,砥砺前行,继续发扬“抗疫”精神,铭记“医者仁心”的担当,将初心落在行动上,将使命担在肩膀上,以“医者之心”切实为人民健康服务。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