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济宁新闻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变废为宝改善人居环境,点赞垃圾分类“汶上模式”

2021-07-01 11:15   济宁新闻客户端   李志豪

济宁新闻网讯(记者 李志豪)“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在推广垃圾分类建设试点过程中,汶上县从本地实际出发,坚持“垃圾真分类、群众易接受、财政可承受、经验能复制”的原则,确定白石镇为汶上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先期试点建设乡镇,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农村实际的垃圾分类“汶上模式”。

通过改革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的传统方式,结合汶上县农村实际,采取简单易行的“两次四分”分类方法,解决了垃圾分类难度大、群众接受程度低的问题。“两次四分”模式通过农户进行初分(可腐垃圾、其它垃圾)、保洁员二次细分(可腐垃圾、其它垃圾、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将农村生活垃圾分为可腐垃圾、其它垃圾、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四类,既解决了农户一次分类不到位的问题,又减少了需末端处理垃圾的总量。这种分类方法,从老百姓生活习惯和现实认知出发,群众不用在分类上投入过多的精力,让垃圾分类更加简便易行,更加接地气,分类方式容易快速掌握,农民更加易于接受,有效增加了群众的接受度、提升了群众的参与度。

“我们把分类任务的重点放在分拣员这一关键少数上,通过专业培训和集中管理,确保了垃圾分类专业有效,实现了垃圾真正分类。”汶上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李瑞星介绍,通过将农村生活垃圾细分为四类,有效的将农村生活垃圾总量进行减量化处理,减量率约为15%,垃圾处理费用也减少15%。同时,县政府设立垃圾分类减量化专项经费,统筹安排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奖补资金,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乡镇通过验收后给予一次性50万元资金奖补,用于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建设和对村庄保洁员、分拣员、清运员的奖励,减轻了镇街财政压力,还能更好的发挥财政资金的保障和激励作用。

变废为宝,实现资源利用。通过“两次四分”模式处理后,可回收垃圾投入临时存放间贮存,再生资源公司“上门、定时、兜底”回收,费用归保洁员所有。其他垃圾进入原有的城乡环卫一体化垃圾处理系统做无害化处理。可腐生活垃圾、秸秆杂草、枯枝落叶等有机垃圾,则采用拥有专利技术的“可腐垃圾+微生物菌种”发酵的工艺,经过堆肥、制肥处理后,形成了高含量氮磷钾的有机肥,适合用于蔬菜瓜果肥料。这种利用模式不仅工艺简易、生产期短、出肥率高,而且市场销售前景乐观,实现了农村有机垃圾的资源化利用。

“通过分析新农村新形势下生活垃圾分类的特点,充分考虑农村农民实际,因地制宜探索新的垃圾分类运行和处理模式,汶上县形成了‘农民易接受、财政可承受、经验能推广、长期可持续’的农村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模式。”汶上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李瑞星说:“今年,将继续增加三个镇街作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建设乡镇,不断深入推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村生态环境质量。”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