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济宁新闻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2022年,山东省优秀企业家的关键词

2022-02-20 11:25   大众网  

2月7日至2月12日,6天,5个城市,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采访对话了15位山东省优秀企业家。

今年正月初七开工第一天,山东延续多年坚持的“规定动作”,召开2022年全省动员大会。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大会隆重表彰了72位企业家,其中评选出3位“山东省杰出企业家”,20位“山东省行业领军企业家”,和49位“山东省优秀企业家”。

此次会议鲜明地提出,山东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持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明确要求重点抓好“十大创新”。同时希望广大企业家敢为人先、开拓进取,争当创新先锋,努力把企业打造成为强大的创新主体,不断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带动全社会形成创新发展的浓厚氛围。

“创新”二字,无疑成为山东省2022年的关键词,成为各大企业持续发展壮大的制胜法宝。

在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与之对话的15位企业家中,既有正处在加速转型升级中的传统企业,比如日照的农业装备企业五征集团、青岛的纺织企业即发集团、烟台的服装企业迪尚集团;也有发展势头强劲的新兴企业,比如济南的天岳、潍坊的歌尔;还有异军突起的“跨界者”,比如青岛的宝佳公司、烟台的道恩集团;以及不断突破创新的“行业领军”,比如威海的威高集团、德州的泰山体育……

究竟何为创新?如何理解创新?怎样突破创新?在一场场近距离的对话中,这些优秀企业家的思考与回答,或许让我们看到了化抽象为具体的“创新”的样子和“创新”的精神。

图片来源:大众日报客户端

01敢为人先

对一家企业的发展来说,“掌门人”至关重要。

在72名获奖企业家中,有42名企业家来自民营企业,占总人数的58.3%。而此次记者集中采访的15位企业家,除了上汽通用东岳汽车有限公司,其余14家都是民营企业。这个数字约占获奖总人数的1/5,占获奖民营企业的1/3。

近距离接触这些企业的创始人,会发现在他们身上都有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敢为人先”。

此次获评“山东省杰出企业家”称号的威海威高国际医疗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原董事局主席陈学利,今年71岁。他37岁的时候是威海田村镇福利院院长兼支部书记。为了改善老人们的生活,他才萌生出干点副业的想法,于是也就有了组装输液器的小生意。今天的威高集团,已经成长为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头部企业。如果当年没有陈学利的“留心”和“尝试”,或许也就没有今天的威高。至今,他都保留着那张拍摄于1988年的福利院老人们的合影。

今年64岁的卞志良是泰山体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获评“山东省行业领军企业家”称号。他的创业之路更是艰辛与坎坷。16岁修河道,17岁走街串巷卖香椿、篷布、工作服,1978年20岁的他误打误撞走进一所学校,本来要推销帆布的他,却被学校体育老师揪过去问会不会修操场上的垫子。他二话不说,直接把垫子放在驴车上驮回了家,并很快修旧如初,给学校交了工。正是这些垫子,把卞志良“领”进了体育用品行业,开启了他的“泰山体育”发展之路。

还有同样是1983年大学毕业的张恭运和李永胜,现在他们一个是山东豪迈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党委书记、董事长,一个是山东天瑞重工有限公司的董事长。

张恭运大学毕业后远赴新疆轴承厂工作,1988年回到山东,在高密锻压机床厂工作了7年,1995年辞去了国企的“铁饭碗”,带领着34名员工,在一间破产倒闭的乡镇企业维修车间内创办了豪迈公司。李永胜则是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了从未踏足过的甘肃,他从一名普通的技术员一步步成长为当时中国第一大凿岩机厂总工程师。青藏铁路隧道施工中,90%以上的凿岩机来自于他的研发团队。2008年李永胜回到潍坊,开启了“从零到一”的创业之路。

敢为人先、敢闯敢干,这些口号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实实在在干出来的。如果没有这种敢闯、敢干、敢试、敢拼的劲头,也就不会涌现出那么多推动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优秀企业家。

3名山东省杰出企业家,分别为海尔集团董事局名誉主席张瑞敏(图中),山东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谭旭光(图右),威海威高国际医疗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原董事局主席陈学利(图左)。

02创新与发展

当今社会,“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一家企业从诞生到发展再到走向辉煌,必定是走过了一条革故鼎新的创新之路,必定是找准了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巩固和拓展了优势力量、补齐克服了短板弱项、有效激发了动力活力。

采访中,多位企业家对创新的认识给出了一致的回答:“创新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

让记者印象深刻的是,受2005年台海局势、中国载人航天飞船技术发展迅速等诸多因素影响,中国进口碳纤维的渠道几乎完全被阻断,导致我国某型号军机面临重新设计的风险。此时威海光威集团研制的碳纤维已取得突破,但是否转换为生产国防军工碳纤维的问题摆在光威人面前。

获评“山东省行业领军企业家”称号的公司总经理邓向阳告诉记者,“这个转换不是简单的产品转换,而是整个产品工艺和研发方向甚至是企业未来发展都要发生转变。公司创始人陈光威先生很快作出了决定,在顶着巨大压力的情况下,毅然决然投身碳纤维事业。那段时期,光威不仅消耗掉了在钓具产业积累的原始资金,同时还贷款17个亿,前后总投资达30多个亿。”光威研发碳纤维20年,形成了核心工艺自主研发,核心装备自主设计制造,核心技术与装备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特别是碳纤维生产的关键设备——碳化炉和石墨化炉,国外对温度为1800℃以上炉子严格禁运,而生产T800级碳纤维与高模碳纤维,炉子温度必须达到2000℃以上,光威目前自主设计制造的超高温石墨化炉温度最高可至3000℃。

当记者问起“2022年企业发展的关键词”时,低调内敛的歌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姜滨突然愣了一下,转而不好意思地笑起来,“我还没想好。”但他思考片刻立马作答,“还是要继续加大创新的投入。”过去5年,歌尔在研发投入上超过130亿元。他希望,歌尔能在今年紧抓元宇宙市场机遇,围绕入口元宇宙硬件做文章,靠创新赢得先机。他相信,这些投入一定会有回报。

性格既豪爽热情又格外坦诚的豪迈集团张恭运,他对创新的理解与其他企业家有所不同。他说,“对豪迈来说,创新是为了生存、为了竞争、也是为了发展,仅仅靠勤奋是很难胜出的。因为在中国从来就不缺勤奋的人,在勤奋的前提下,必须靠创新发展。于是,豪迈发动全体员工创新,通过集体创新的力量,加速企业发展。”在张恭运看来,微小改善就是创新,人人皆可创新,把不合理的变合理了、把不美观的变美观了,都算是创新。

一向谨慎的迪尚集团董事长朱立华说,“2021年迪尚才正式进军国内市场,做的是长期被传统服装行业忽视、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那就是通过研发和技术优势实现产品创新。”朱立华把这种发展模式叫“错峰竞争”。当记者问他“有没有收看北京冬季奥运会开幕式”时,他立即心领神会,告诉记者,“加拿大运动员的羽绒服不错,不过我们迪尚生产的中国队礼服也很棒!”

自称为“东岳基地一名老兵”的上汽通用东岳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潘洁波说,“创新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的积累与沉淀。”当记者让他举例说一说企业创新的体现时,他执意要先领着记者到厂区走一走,亲眼看一看,因为他们企业的创新无处不在、无处不有。

2022年,对山东的所有企业来说,为了实现高质量发展,唯有通过转型升级、求新求变,在技术、管理、营销等方面不断改革创新,才能在激荡的时代大潮中、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这一年是创新之年,这一年的关键词必是“创新”。

经过6年多的探索和实践,即发集团成功研发超临界二氧化碳无水染色装备。该技术在染色过程中不用水、不用化学助剂、无污水排放、上染率高、染色速度快,是一种典型的绿色环保技术,将对促进纺织行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03居安思危

常怀远虑,居安思危。

心存危机感,也许是每一位优秀企业家要铭记于心、且不得不去面对的复杂感受。当企业发展的越快,越往高出走,就越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更不敢有丝毫的骄傲与自满。因为一旦停下来,前面的标兵跑得越来越快,后面的追兵追得越来越紧。

所以,保持清醒的认识和坚定的战略定力,对企业“掌门人”来说尤为重要。

作为被表彰的企业家中唯一的“80后”,以及记者对话的15位优秀企业家中唯一的女企业家,五征集团总经理姜文娟在说起去年企业发展的效益时十分坦率,“由于原材料涨价、芯片短缺等一系列原因,导致去年成为五征利润最差的一年。”在谈到中国农业机械化水平问题时,有着多年出国留学经历的她有着十分客观的认识,“我们不要先去讲如何去超越发达国家,而是要先做到跟他们的水平更接近,从短期来看这对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比较现实。”

担任即发集团总经理近20年,杨为东深知企业在行业发展中的短板弱项,“服装品牌不是即发的强项,创意设计也不是即发的强项,唯一能突破的就是技术,通过技术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科技含量。”杨为东认为,即发集团之所以研发超临界二氧化碳无水染色装备是迫于现实的无奈。纺织行业如果还走老路,肯定是死路一条。在“双碳”目标背景下,纺织行业未来不再是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而会变成产业链之间的竞争。只有突破创新,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才能在产业中突围。

威高集团的陈学利表示,“遇到的危机再大,也要保持清醒。比如我们每年计划30-50种新产品上市,就是因为我们意识到我们的危机很大,如果没有这些产品的补充,我们的收入就要倒退、市场就要萎缩。现在每个企业、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生存法则,但是威高就要扎扎实实地做,否则就没有我们的生存空间。”

道恩集团的于晓宁在采访时指着自己的头发跟记者说,“这都是染的,头发早就白了,身为企业一把手,每天都是如履薄冰。但是好在道恩通过‘天道酬勤’来‘感恩社会’,不断以产品链辐射企业链,以企业链巩固产业链,形成了良性互动。”异军突起的“跨界者”、青岛宝佳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高明作说,“2022年企业发展的主基调主要立足于‘稳’,稳主业、稳核心产业、稳客户、稳市场,然后在做稳的基础上再继续深耕工业机器人行业。”

商场如战场,每一个重大决策都关乎企业的生死存亡,需要经过深思熟虑、反复论证才能作出准确判断。唯有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才能在危机来临时从容应对,才能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2021年,山东天瑞重工“磁悬浮离心鼓风机综合节能系统开发与应用”成果获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成为全省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企业。

04文化与愿景

尽管每一家企业发展壮大的路径不同、战略不同、打法不同、走向成功的定义不同,但目标却是相同的,那就是做大做强,成为行业领军,成为百年企业。

市场竞争是一场接力赛的比拼。企业竞争到最后,拼的是企业家的耐力与定力,是企业创新的持久力,以及企业的管理机制与能力。

尽管海尔集团董事局名誉主席张瑞敏和山东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谭旭光,两位“山东省杰出企业家”没有接受这次媒体记者的集中采访,但是众所周知,除了产品创新与技术研发能力,他们的企业管理能力堪称标杆。

2021年,张瑞敏和欧洲管理发展基金会主席联合签署了第一张全球人单合一认证证书,标志着中国企业创造的管理模式成为国际标准。工作动员大会结束后,张瑞敏说,“这在国际上是前所未有,是全球首个管理模式的标准,是一个首例,这就是引领。在物联网时代,国际上所有的企业都处于同一条起跑线上,都在探索未来。我们既然在模式上可以引领,其他方面也可以引领。我希望中国企业都能够抓住这个机遇,成为物联网时代的引领者。”

今年年初,谭旭光在潍柴集团2021年度正部级及以上领导干部述职会议上的发言,再次刷爆“朋友圈”。“潍柴存在的风险,高管中没有一个人能说出来……”尽管这些言语让在场的管理者感到难堪,但是他提出的问题直指企业发展核心。刀刃向内,自我体检,不管自身的体制改革,还是从全球视野给企业找出路,他都走在前面,超越同时代的竞争者。

在这次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采访的15位企业家中,杰瑞集团的孙伟杰也曾在年初作过题为《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始终坚守企业发展正道》的演讲。他说,十年前他参加过一次活动,活动的主题是如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演讲者大多是大学教授,他们中有人引经据典强调管理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人强调经营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有人强调战略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也有人主张专有技术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恰恰没人谈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孙伟杰直言,没有文化做支撑,管理、经营、战略、甚至技术都是没有地基的空中楼阁。今天健康发展的民营公司,无一例外都在强调文化。

在济南采访的第二站,记者对山东国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的厂区建筑记忆犹新。走进这家企业,扑面而来的并不是冰冷的钢筋水泥世界,而是被随处可见的中国传统文化雕塑与充满现代艺术感的建筑造型包裹着的和谐之美。集团董事长吕和武说,他现在更关注企业管理,今年国舜专门花大笔资金从深圳请来了专业的咨询公司,希望能够借助专业机构的智慧大幅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运动员出场服饰,是由迪尚集团和北京服装学院合作研发制造。

05企业传承

时光是一把充满魔力的尺子,既能见证过往,又能书写不凡。

2021年末,山东能源集团资产总额达7510亿元,全年营业收入7520亿元,成为山东唯一一家资产、营收“双超7500亿”企业,跃居世界500强第70位,实现了几代“山能人”的光荣与梦想。这样一份亮眼成绩单,可惜此次获评“山东省行业领军企业家”的李希勇没能看到。

还有坚持“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光威集团创始人陈光威,2017年9月,距离光威上市只有5个月的时候,他因积劳成疾而离世。总经理邓向阳在采访时一直强调,“虽然我被评为‘山东省行业领军企业家’,但是我知道这份荣誉是颁给光威集团的,成绩属于整个团队。我们一定会铭记和传承‘天道酬勤、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强军报国’的光威精神,把光威的品牌做大做强,创造光威的辉煌未来。”

去年,威高集团顺利完成换届,新一届领导班子平均年龄40岁左右。退居幕后的陈学利希望,新班子能够铭记“三心”价值观和“开拓创新、求实巩固”八字方针,持续不断地创新,持续不断地开拓,持续不断地巩固,持续不断地发展。他说,“企业之大者,为国担当,一个没有担当、没有社会良心的企业,是走不远的。医疗器械发展是无止境的,但是不管行业如何变,有一条不变的就是要知道这个企业是谁的?是国家的,是党的,党提出了要实现共同富裕,而我们威高也要靠着集体的干劲,让大家真正做到志同道合,实现共同富裕。”

根据统计,此次获奖的72位企业家,平均年龄57岁。改革开放的宏阔背景,为这些企业家的生长打造了开阔平台;企业家又凭借着自己奋斗的脚步,不断拓展着机遇的疆界。有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山东全省民营经济市场主体超过1300万户,民营工业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0%以上。

新时代呼唤与时俱进的企业家精神。如今,山东正涌现出更多年轻的企业家,他们继承和发扬老一辈人艰苦奋斗、敢闯敢干、聚焦实业、做精主业的精神,努力把企业做强做优,助力山东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而不懈努力。

创业容易,守业难。在坚守创新初心的路上,每一位企业家都很了不起。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满倩倩 吕乐 报道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