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济宁新闻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踔厉笃行推进新旧动能转换 全面开创山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2022-05-25 18:55   齐鲁杂谈  

踔厉笃行推进新旧动能转换 全面开创山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系列评论④

2018年以来,山东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抓住新旧动能转换这个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按照“一年全面起势、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取得突破、十年塑成优势”的时间表,顶住阵痛、攻坚克难。经过4年不懈努力,山东经济发展实现了由“量”到“质”、由“形”到“势”的根本性转变,实现了从质量结构到体制机制、发展环境的系统性重塑。山东加快“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持之以恒落实“三个坚决”,大力发展“四新”经济,做强做优做大“十强”产业,新旧动能转换取得显著成效。

坚决淘汰落后动能

壮士断腕,坚定退出落后产能。钢铁、煤炭、电解铝、地炼等在山东基础好、有优势的“两高”产业,恰恰是山东过剩产能淘汰的重点对象。2018年以来,山东大力推动地炼企业转型升级,累计整合退出地炼产能2352万吨,整合转移炼油产能780万吨。2022年山东还将整合退出1520万吨地炼产能。

2018年以来,山东累计治理“散乱污”企业11万多家,化工园区由199个压减至84个,退出不达标化工企业2344家、危化品仓储经营企业168家;压减焦化产能1866万吨,关停淘汰落后煤电机组305台、852.6万千瓦。

在这场轰轰烈烈的落后产能出清行动中,山东逐步提高环保、能耗、水耗、安全、质量、技术标准,财税、金融、价格、土地等政策协调配合,打出严格审批核准、严控新增融资、实施差别化水价电价等“组合拳”,依法依规倒逼落后产能加快退出。

坚决改造提升传统动能

基于全国最完善的工业体系,山东省瞄准国际标准提高装备技术水平,加强技术改造和模式创新,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形成新动能。智能化技改,是山东产业升级的“牛鼻子”。

2018年以来,山东实施投资5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3.8万个,投资规模居全国首位。山东正在争创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达30家,数量位居全国第一。2021年,山东高端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装备工业比重达46.4%,高端化工增加值占高耗能行业比重达28.1%,比上年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同时,山东全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持续提升,万元GDP能耗持续下降。2021年山东高端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装备工业比重达46.4%,高端化工增加值占高耗能行业比重达28.1%,均比2017年显著提升。改造提升后的装备制造、化工等传统产业,焕发出新的活力。

坚决培育壮大新动能

山东“四新”产业增加,高新技术占比提高。2021年,山东“四新”经济增加值占比达到31.7%,比2017年提高10个百分点;“四新”经济投资占比超过一半,达到51.2%;新增上市公司37家,其中代表新动能、高科技的上市公司占比超过七成。

山东推进7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105个雁阵形产业集群规模突破5.7万亿元,智能家电、轨道交通装备入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高端医疗器械等4个产业集群纳入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培育认定首批12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山东持续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程,打造了一批在细分领域掌握独门绝技的“单打冠军”和“配套专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72.4%的属于省新旧动能转换“十强”重点产业领域。截至目前,全省共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62家,数量居全国第三位;获评中央财政重点支持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7家并获得中央财政资金3.86亿元,获评企业和资金数量均居全国首位。累计培育有效期内的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424家、瞪羚企业1140家、独角兽企业20家。工信部已公布的六批共455家国家级“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中,山东有109家,居全国首位。

智能制造、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是山东明确的新经济增长点。山东编制实施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海洋、医养健康等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突破行动计划等指导性文件,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策源地,培育形成新动能主体力量。政府部门通过组织人才供需对接、强化要素保障、财政奖励等方式,推动新业态新模式快速成长,构建起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动能转换,后劲很重要。今天的投资结构就是明天的产业结构。从投资看,“四新”经济投资同比增长5.8%,占全部投资比重达到51.2%;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1.6%,高于全部投资5.6个百分点。2021年,山东确定的1600个省级重点项目中,新兴产业和补短板项目占比超过60%。山东“十强”现代优势产业集群加快壮大,数字赋能应用明显提速。山东塑强动能转换底板,持续提升转型发展后劲。

聚链塑生态 雁阵成群飞

围绕主导产业、优势产业、潜力产业,山东确定了涵盖三次产业的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鼓励支持领军企业牵头建立产业协同配套体系,让“参天大树”与“灌木丛”相融共生。

山东聚焦11条标志性产业链,深度解剖梳理每条产业链,绘出覆盖上下游关键环节的产业链图谱,形成领航型企业、重点配套企业、主要特色优势、急需突破短板、协同攻关技术、区域布局优化等“N张清单”,以工程化、项目化方法开展规划设计。

山东通过引进、新建、改造、重组、整合等方式,加快培育一批规模大技术高、具备较强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号召力、对产业链集成能力和带动作用强的“链主”企业。对“链主”种子企业入库管理,“一企一策”帮助解决融资、用地、人才等困难问题。

山东已明确“链主”企业112家,依托其加大产业链项目谋划力度,持续完善建链补链延链强链重点项目库,形成“竣工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推进格局。

按照“政府搭建平台、平台聚集资源、资源服务企业”的总体思路,山东围绕“链主”企业发起组建35个产业链联盟,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等方式,引导行业协会、公共服务平台、双创示范基地、孵化器等发挥作用、释放功能。

雁阵起飞,引领产业集群发展。山东实施“雁阵形”集群提升行动,培育动力装备、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家电等一批世界级集群,打造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目前,已累计培育“雁阵形”产业集群105个,规模突破5.7万亿元,4个产业集群纳入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首批12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规模达9000亿元,构建起引领动能转换的头雁方阵。

创新强驱动 能级上台阶

2018年以来,山东省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以省级科技创新发展资金为引领,推动创新创业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发展能级不断跃升。

资源集聚,重大创新握指成拳。8.1亿元,这是山东省级支持山东高等技术研究院建设运营AMS数据中心等科学平台建设投入的总金额。

山东2019年起整合设立省级科技创新资金,每年规模不低于120亿元,是2018年的3.75倍;2022年省级安排145亿元,同比再增10%,集中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施重大科技示范工程、推动重大创新平台建设等。

科技创新资金牵引了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成立——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聚力打造新兴产业策源地,山东高等技术研究院专攻国际前沿基础研究,山东能源研究院集中攻关能源领域重大关键技术,等等。

山东创造性开展“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创业共同体建设工作,立足各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布局31家各具特色的共同体,凝聚企业、大学、院所等科研主体1100余家,承担实施重大技术项目242项、攻克技术难题222项。

着眼未来产业超前布局,山东加强对量子科学、空天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领域的创新研究,引进4名国际知名学者,在粒子太空探测领域的数据资源、学术积累和研究规模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山东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鼓励企业牵头建设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实施企业创新创业协同行动,支持大型企业开放供应链资源和市场渠道,开展内部创新创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发展,促进大中小微企业融通发展。以税前扣除等形式,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增加职工教育支出。

2021年,山东省技术交易合同成交额2564.92亿元、同比增长31.27%;有效发明专利倍增,创新产出指数不断攀升。目前,山东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分别达到101家、219家;累计争取认定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98家,培育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57家,数量均居全国首位。2021年山东省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库入库企业达到2.89万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2万家;全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46.76%,较2020年提高1.65个百分点。

揭榜组阁,创新创效全国领先。近年来,山东科技创新重大成果不断涌现,在智慧交通、量子通信、云计算、海工装备、氢能源等20多个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国家创新创效评选中,山东2021年获4大类11个奖项,数量居全国首位。

山东在全国率先以规范性文件推行揭榜组阁制,面向全球公开“张榜”,重点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目前,已组织实施200余项省级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关键核心技术加速突破。

改革优环境 开放筑高地

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助推了山东总体实力提高和经济发展。2020年,山东营商环境排名全国第6;2021年,山东营商环境排名全国第5,又前进一位。济南推出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清单,企业无需主动申请,20项政策资金“送上门”。淄博市领导主动向企业家们公布了自己的电话号码,与他们互相添加微信,建立起沟通“直通车”,30名市级领导联络服务210家重点企业,市及区县大班子领导共联络服务2000家规模以上企业,基本实现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全覆盖……过去一年,山东市场主体规模大幅增加,年末突破1300万户,市场主体活力激发,发展潜力越来越大。

2018年以来,山东对标最高标准、最优水平、最佳实践,统筹推进制度创新、流程再造、健全市场体系等重点领域改革,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为新旧动能转换营造更优良的营商环境。

当好“店小二”,为市场主体减负。围绕新旧动能转换需求,山东实施了《优化营商环境创新突破行动实施方案》。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清理一批妨碍要素市场化配置的隐形门槛和壁垒,打造一批集约化审批、智慧化服务的特色品牌,培育一批创新性引领性的示范标杆,推动改革由专项突破向系统集成升级;聚焦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五大要素,推出5个方面20条政策措施,加快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截至2021年底,山东省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可网办率达90%以上,2767个事项实现全程无人工干预秒批秒办,超过300类电子证照实现亮证即用,爱山东APP接入服务事项超过2万项。

2021年以来,山东聚焦跨周期调节,先后制定出台六批政策清单,根据不同发展形势打出不同“组合拳”,政策包梯度投放不断放大政策集成效应。

“五年取得突破”的既定目标“指日可待”

山东经济发展质量越来越好、底盘越来越厚实,得益于新旧动能转换从初见成效向突破迈进。特别是2021年以来,在全省上下共同努力下,新旧动能转换取得了积极成效,已经进入取得突破的决战决胜关口。中国共产党山东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将于近期在济南召开。2017年以来,山东攻坚克难、砥砺奋进,顺利完成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事业取得重大成就。

这几年,山东顶住阵痛、攻坚克难,以“十强”产业为主战场,努力在转方式、调结构、增效益上发挥“领头雁”作用。咬紧牙关,滚石上山,从质量结构,到体制机制,到发展环境,全省发展呈现出由“量”到“质”、由“形”到“势”根本性转变,正发生脱胎换骨的系统重塑。

2020年至今,山东的经济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通过新旧动能转换,山东经济得到了良好发展。“突破之年”应有“突破之为”。唯有咬定目标抓落实,以创新引领发展,通过全面、系统、集成创新,才能实现以“创”促“进”、以“进”促“稳”,才能确保“五年突破之年”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实现突破性发展,才能步伐铿锵一直“走在前”。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也是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五年取得突破”的决战之年。随着经济结构、质量、动力、活力的趋势性、关键性变化,“五年取得突破”的既定目标“指日可待”。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