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新闻网讯(记者 秦伯璞)日前,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2年济宁市深化“济时救”品牌、兜牢民生底线工作情况。
今年以来,济宁市推进“济时救”品牌内容扩充、形式创新、服务升级,开展特困人员社会化照护,为全市3.1万名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购买社会化服务,截至6月底,全市共开展临时救助3120人次,发放救助金712万元,新纳入低保、特困人员5776人。
同时,持续做好兜牢基本民生底线工作。今年1月1日起,济宁市社会救助保障标准在2021年基础上再增长10%以上,1-6月,全市发放救助资金8.1亿元,有力保障了33.3万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济宁市民政局副局长陈丽说:“低保认定方面,修订出台《济宁市最低生活保障管理办法》,实现低保认定更精准、更便捷,在全省率先出台《低保边缘家庭认定办法》,并将收入认定范围从省定的低保标准的1.5倍扩大至2倍,最大限度保障困难群众享受更多专项救助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