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济宁新闻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治水患千辛万苦 孤勇者一腔热血

2022-08-25 14:26   济宁新闻客户端   朱静

运河水,长又长,运河之脊在南旺。由于特殊的位置和地势,山东省济宁市成为了明清两代河道总督衙门的所在地。大运河的贯通带来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河道总督衙门的建成带来了济宁城几百年的繁荣与富庶。伴随着济宁市运河河道总督署博物馆的兴建,济宁籍著名作家杨义堂的第八部长篇传记文学《河道总督》即将出版,我有幸提前拜读了杨义堂老师的新作,掩卷沉思,感慨良多。既感慨治水患的艰辛,愤慨世事的艰难,更感佩治水者的忠勇无畏。

一、历代治水千辛万苦

华夏先民从洪荒中走来,逐水而居,繁衍生息,既享受着水的福泽滋润,又承受着水的无情蹂躏。从特定角度来说,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治河史。由传说中的尧舜禹时代开始,我们的祖先始终在与黄河进行着顽强的斗争,筚路蓝缕,艰难前行。

自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开始,就有了黄河决口的记录,历史上见于记载的黄河决口泛滥总计有1500余次,较大的改道有26次。到了南宋,黄河从河南开封直到淮安之间的河道因淤积变成了“悬河”。伴随着黄河频繁的决溢改道,防御黄河水患成为历代王朝的大事。

元朝定都北京以后,京杭大运河得以全线贯通。但运河北段缺水,还有一段“借黄行运”,使得大运河也成为治河、保漕、安运绕不过去的一道坎!

淮河中下游夏天的降雨量大,导致淮河经常泛滥,给淮河中下游的居民带来年复一年的灾难。再加上黄河南下夺了淮河的河道入海,使得淮河的水患更加严重。

黄河、运河、淮河,这三条大河中的哪一条出了问题,都是滔天巨祸,难以治理,更何况三条大河交织在一起,问题叠加呢!

除了这三条交织的大河带来的困难,治河的官员还要考虑皇陵和祖陵的安全,要保障沿岸百姓的安康,要协调河道、漕运等各部门的关系,还要防范奸佞与言官的妄奏与弹劾,真的是困难多多!

但潘季驯不怕这些,既然时代把治河这个天大的重担交给了他,他就义无反顾,一头扎进了危险、艰难又繁忙的治河工作中,从青丝到白头,殚精竭虑,形销骨立,直到油尽灯枯。

二、潘季驯忠勇无畏

嘉靖四十四年,四十五岁的潘季驯升为正四品的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兼河道总督,协助工部尚书朱衡治河,开启了他与水患纠缠斗争的后半生。

潘季驯甫一上任,就带着一众河道官员一起乘船南下,到决口现场去“问诸水滨”。但因为与工部尚书朱衡的意见相左,一个主张疏通旧河,一个主张开通新河,受到朱衡的打压,才能没能得到全面施展。可他不计前嫌,关键时刻心怀全局,为朱衡求情,可见其人品的端正。

丁母忧的第四年,五十岁的潘季驯第二次总理河道,既要保漕、治河,还要当心言官的弹劾。但不管困难有多大,他都抱着“赴汤蹈火,在所不惜”的决心。

一些下属被罚了俸禄没饭吃,他不仅拿出自己全部的俸禄,还写信让夫人从家里的开销中挤出二百两银子寄来,和下属一起做饭一起吃;大年三十,他独自守在冷清的官衙,思念着家人,思考着治河;工程即将完工之时,黄河又一次决口,他不顾身上致命的背疽,让人把自己绑在马背上,经过两天两夜的艰难行程,又来到了治河工地。

在治理黄河的实践中,潘季驯发现了“挽流归槽,以堤束水,束水攻沙”的方法。经过十个月的奋战,黄河全线完工,大河宽阔深厚,上万条漕船经过黄河北上,畅行无阻,

万历六年,五十八岁的潘季驯第三次奉命治河。三河两岸全踏遍,确定了通盘考虑、三河同治的思路。

他与下属商议使用漕粮折色的办法,解决了棘手的资金问题,又制定了严格的资金使用政策,杜绝了贪污浪费;他来回巡视,反复琢磨,提出了“筑堤障河,束水攻沙,筑堰障淮,逼淮注黄,以清刷浊,沙随水去”的二十四字主张;他每天戴笠披蓑,栉风沐雨,于河漕工地上来回督工;他舍命镇守高家堰,将高家堰的土堤变成了石堤,又在缕堤之外,再筑月堤和遥堤,将河防工程筑成了铜帮铁岸、固如金汤的万里长城!

之后的九年间,黄河、淮河、运河三条大河年年安澜,朝廷无忧,百姓安居乐业。

万历九年,六十八岁高龄的潘季训因黄河决堤又重回济宁总督衙门,开始第四次治河。通过实地勘踏,他发现上次所修的堤防数年来因“车马之蹂躏,风雨之剥蚀”,大部分已经“高者日卑,厚者日薄”,降低了防洪的作用。

于是,他提出以修守河防为第一要务,建立了一套日常的“四防”“二守”制度,开始了大规模的河道大堤养护工程。他把全部时间都耗费在河防工地上,还发明了检验大堤质量的“锥探法”。来工地看望他的老妻水土不服,生了病,他也顾不上照顾,竟然让病体沉重的妻子独自回湖州老家,结果老妻在途中归天,身边竟连一个亲人也没有。读至此处,我想,没有一个人能忍住那滚烫的热泪吧!

这之后的近十年间,黄河、淮河没有决口,三百年间没有大的改道,实现了中华民族大河安澜的梦想。

潘季驯治河受命于危难之时,他日思夜想的都是治河,为了治河几经生死,几经罢黜,虽九死其犹未悔。他不入流俗、不图私利、忠心为国的“纯臣”精神可歌可泣、感天动地。

然而,大明朝廷对潘季驯这位治水功臣的态度却让人心寒。

三、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

大概是因为东厂、西厂、锦衣卫、诏狱等原因,明王朝总让人不大喜欢,但是单就治理水患这一件事,明王朝确是有着极大的成就的。然而,对待治河的功臣却相当严苛,甚至无情。

大明的缔造者朱元璋是叫花子苦出身,从小最痛恨贪官污吏,当了皇帝后对官员们很苛刻,给各级官吏们发放的俸禄少得可怜,出了问题还会被罚禄米,官员们有时连基本的生活都难以保障。

潘季驯历尽千辛万苦治河成功后,没有等来朝廷的表彰,却因言官的妄奏而被冠带闲住;张居正被打倒在地,潘季驯为张居正的老母亲求情,却因此被削职为民,并夺其原来授予的一切诏命;老妻病逝在回家的客船上,但朝廷却不准他离开工地,回家给老妻发丧;大口吐血、卧病在床的潘季驯连上三份《乞休疏》,但朝廷的回复却都是在任调治病体,用心经理督察河道;明朝三品以上官员有功劳者,去世后都可以得到朝廷议定的谥号,但半生治河的潘季驯却没有得到朝廷赐予的谥号。呜呼哀哉!天理何在!

然而,这些委屈潘季驯都不在乎!他在乎的是大河安澜,朝廷安心,百姓安定。一件事只要有利于社稷和百姓,那就应该去实行,决不考虑自己的进退得失。面对权贵,他刚正不阿,宁折不弯;面对困难,他义无反顾,毫不畏惧;遭遇挫折,他随遇而安,从不消极。为保高家堰大堤,他宁愿得罪皇帝,让皇祖陵永远面临水淹的困境;首辅张居正以“保你升为工部尚书”为条件,让潘季驯支持自己的主张,潘季驯愤而拒绝;临终之时,他嘴里唯一说的还是“治河”。

故事中的潘季驯让我想到了孟子的两句经典对白:“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它与《大学》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脉相承,体现的是儒家积极入世、胸怀天下的家国情怀。

一般来说,能做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就是很高的标准了,然而潘季驯却是达到了不论“穷”与“达”都能胸怀天下、造福苍生的至高境界,做到了“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亦忧其民”的无我境界。治水患时,他不满足于当前水患的解决,而是希望大河安澜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于是建了缕堤、月堤,又建遥堤和格堤;被进谗言冠带闲住时,他在家乡城外的山上修建书院,给湖州的读书人提供了一个读书和切磋学问的地方,带动了当地高层次的文化交流;被免官时,他倾尽所有家财,历时五年,为家乡父老造了一座坚固的五孔石拱桥;三次乞休告老还乡不被准时,他还拖着沉重的病体带下属沿河考察,拄着拐杖在工地督查站成一座雕像;病势沉重,他珍惜弥留在世上的时间,强撑病体,整理和编撰自己治河的奏疏和各种文稿,完成了一部集治理黄、淮、运之大成的巨著《河防一览》,为后世留下宝贵财富。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为你遮风挡雨、负重前行。潘季驯就是那个挡在黄河、淮河的决口前,以一己之力保万民平安的孤勇者!

鲁迅先生曾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一个人没有脊梁就不会行走;一个民族没有脊梁,只能屈服于别人脚下,匍匐前行,丧失尊严。中华民族正是有了一群群、一代代像潘季驯这样的民族脊梁,脚踏实地、任劳任怨忘我的付出,才能让我们的民族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朝于斯,暮于斯,饮食起居于斯,已绝生人之乐;寒不息,暑不息,烈风暴雨不息,常怀殉国之心。”河道总督潘季驯的过人胆略、公仆意识和人格魅力,让我们感慨之余,更激励着我们迎接挑战,战胜困难,开创中华民族更加奔流激荡、纵横捭阖的新篇章。(文/朱静)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