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济宁新闻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108道工序只为做好一支笔!手造“鲁笔”:“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2022-09-18 11:49   新黄河   谢云松

9月15日-19日,第三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首届中华传统工艺大会在济南开展,一场属于济南与手造的邂逅在山东国际会展中心上演,展示物品琳琅满目、异彩纷呈。在山东手造乡村振兴“文旅+”展区,一款来自枣庄的非遗产品“集律斋”毛笔受到了书法爱好者的青睐。

“集律斋”毛笔来自枣庄市峄城区阴平镇,2015年毛笔制作工艺被列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非遗产品的毛笔,制作工艺十分讲究。在我们毛笔制作厂房,除了电灯基本看不到别的电动工具,制笔工匠们坚持使用老式的手工工具加工制作毛笔。制作一支鲁笔,要经过选料、撕毛、墩毛、脱脂、刻字、包装等108道工序,十分繁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刘畅说。

近年来,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枣庄峄城区阴平镇以发展鲁笔特色文化产业为抓手,大力发展毛笔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旅游产业,积极推进鲁笔文化与全域旅游深度融合,走出一条非物质文化传承和创新体验为一体的乡村旅游发展之路。

2016年3月,阴平毛笔制作技艺被列入山东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同时,该镇的鲁笔博物馆于2017年开馆,承担起了传承非遗文化的使命。“鲁笔博物馆年生产毛笔400余万支,毛笔种类达300余种,2021年产值近6000万元,利税600余万元。我们工厂也吸纳残疾人、脱贫群众等特殊群体30余人就业,既增加了困难群体收入,也实现了鲁笔传统制作的技艺传承,拓宽非遗嵌入乡村振兴的渠道,让‘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刘畅说。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