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乡县鱼山街道村民在“信用积分超市”兑换生活用品
大众网·海报新闻见习记者 高传顺 通讯员 张岩岩 济宁报道
今年6月份以来,济宁市金乡县鱼山街道积极探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长效机制,依托“信用+”治理模式,把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纳入信用体系建设,激励群众主动发挥主体作用,取得了良好成效。
建立信用体系,环境整治常态化
金乡县鱼山街道依托党建引领,在隋韩楼、周路口、崔口、张翟等村探索打造农村基层治理社会信用体系,把人居环境整治等具体村务工作纳入信用体系管理。鱼山街道制定《信用积分管理实施细则》,明确加分项和扣分项,对自愿参加卫生扫除、义务植绿护绿、创建美丽庭院等正面行为进行信用加分,对违反环境卫生、破坏绿化美化、影响街面秩序等负面行为进行信用减分。鱼山街道通过推行信用化管理,强化日常保洁,引导村民积极参与,自觉维护村容村貌,有效减少了乱堆乱放、乱丢垃圾等不文明行为,避免了突击整治现象,使环境卫生整治常态化。
开展信用活动,群众变成主力军
金乡县鱼山街道各村定期招募志愿者,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信用+”志愿服务活动,其中,围绕人居环境整治,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00余次,每次志愿服务活动,都由村里统一发布招募令,按照志愿招募—培训动员—活动实施—成果验收—积分兑换—信息公示“六步工作法”,规范组织实施,确保活动效果,各村自行购买了环卫工具和绿化修剪工具供志愿者使用,在雇工费这一方面为村里节省了一大笔花销。
善用信用激励,积分发挥大作用
金乡县鱼山街道各村党群服务中心设有“信用积分超市”,实行信用积分兑换制度,村民通过志愿服务活动获得的积分可以在“信用积分超市”兑换各种生活用品,每件物品都有“明码标价”。鱼山街道通过信用积分兑换,充分调动了村民参与村级管理的积极性,增强了村民的主人翁意识和归属感、荣誉感,村民由过去“站着看”转变为现在“主动干”,大大提升了人居环境整治效果。
下一步,金乡县鱼山街道将持续加大工作力度,用好“信用+”治理模式,扩大人居环境整治战果,认真总结经验,合力推动人居环境各项整治工作高质量开展,助推鱼山街道人居环境再上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