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民生实事,坚守百姓至上、民生第一,坚持群众生活无小事,办好实事为百姓。针对老百姓反映强烈的老旧小区用电难、用电贵问题,汶上县在财政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坚持不让老百姓拿一分钱的配套资金,拿出3000多万专项财政资金对城区29个老旧片区(39个老旧小区)进行电力设施改造,补齐了民生短板,切实提升汶上老百姓的获得感、安全感与幸福感。
“老电路”堵了“心窝子”
在电力改造之前,老旧居民小区里的电线腐蚀老化,还经常冒火花,很不安全,电线乱扯乱拉,也不美观,在用电高峰经常发生断电、停电,严重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而且每个月都要上门向物业交电费,很不方便。老旧小区电力设施老化、电力服务缺失已经变成了老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变成了影响生活品质的短板,变成了老百姓心中的痛点堵点。
“五举措”落地“新电改”
汶上县市场监管局承担了县委县政府实施的老旧小区电力改造项目,并牵头成立了“老旧小区一户一表电力改造项目”专班。为把这个民生项目办成民心工程、良心工程、精品工程,老旧小区电改专班攻坚克难、争分夺秒,克服疫情影响、民事纠纷、恶劣天气等带来的种种难题,抓施工进度,重施工质量,实施了“一二三四五”工作法。
实施“一小区一方案”。在实践中探索改造路径,坚持整体性和个性化的原则,老旧小区电改专班召开多次会议,研究制定了老旧小区电力改造的总体方案,做到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施工。同时通过实地勘测和征求百姓意见,制定出“一小区一设计”的个性化方案。真正做到问需于民、为民所想,既提高了施工质量又满足了居民的多样化实际需求,获得老百姓高度称赞。
实施“双监理”工作制。通过公开招投标选聘的监理公司进行日常电力施工监理,同时聘请县电力公司城区供电中心的技术人员共同监理。严把电气电缆质量,确保把民生工程建成精品工程。
实施“三方”包保制度。县市场监管局、街道社区、电力公司安排专职人员实行网格包保制度,将29个片区划分四个网格,定员定岗定责,督导施工进度,严把施工质量,及时解决施工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和民事纠纷。
实施“四个必查”督导制度。做到电料进场必查、隐蔽工程必查、电路敷设必查、施工监理日志必查。
实施电气材料和土建工程“五方”签证制度。市场监管局、电力公司、监理、电力设计院、施工方共同签证,确保电气材料完全符合国家电网标准,土建工程质量符合设计标准。
“专业管”护航“新生活”
老旧小区电力改造完成后,将移交县供电公司统一管理,由供电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和全方位的电力服务。老旧小区居民足不出户便可通过“国网App”享受用电网上服务,包括账单查询、线上缴费、一网办电等多种业务。老百姓不再为高电价而烦心,不再为交电费跑断腿,不再为电线老化而担心,充分享受到电力改造的“红利”。真正实现了电力改造项目的持续优化和规范化管理,让老百姓享受优质高效低价的电力直管红利,切实提高了生活质量。通过建立长效服务管理模式,老旧小区电力设施真正实现了“无人问”到“有人管”,从“管不好”到“专业管”的蜕变。(记者 张体儒 通讯员 刘浩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