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蓓
来自英国的Gaenor Eleri Wynne,今年已经70岁了,她有一个好听的中文名温雅惠,潍坊的孩子们都喜欢叫她温奶奶。从1992年来中国,温雅惠在中国生活了31年,这期间有24年她在山东,她说这里比英国更像她的家。
31年间,温雅惠在中国高校教授英语。教学中,她发现农村孩子天资并不差,但因为教育资源匮乏,英语学习比不上城里孩子。从潍坊医学院卸任后,温雅惠于2014年开始她的农村义务支教生活,她经常一个人驱车上百公里到临朐山区给孩子们上课,最长一次待了三周。“我喜欢孩子、喜欢教育,想尽我所能帮助他们。”温雅惠说这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
“现在农村的教学条件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潍坊,农村学校盖了新校舍,配备了新的教学设备,孩子们有了更舒适的教育环境。”温雅惠去过数百所中小学,见证了农村学校的变化,欣喜地看到各地政府全面提升农村学校教育质量,让农村孩子享受高品质教学的决心。
不仅是教育,山东各方面的飞速发展都让她赞叹。“刚来山东的时候到处是平房,路也比较窄,现在到处是高楼大厦,马路非常宽敞。”温雅惠说,如今在潍坊,网购、移动支付、共享单车等都十分方便。她举了一个坐火车的例子:从凌晨4点排队到移动支付,从绿皮车到高铁,从长途颠簸到风驰电掣,“我很佩服中国人,中国的发展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
“我的很多朋友对中国非常感兴趣,我乐于和他们分享我在山东的生活和经验,也有朋友来看过我。”工作之余,温雅惠还致力于做文化的桥梁。她把中国的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介绍给西方,用各种方式为西方的朋友介绍真实的中国,让他们对中国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她翻译了20部中国本土儿童故事,由国外著名出版社出版发行,把中国文化传播给全世界。
1月5日记者采访温雅惠时,她刚刚结束了一场视频通话。“这对小姐妹是我在潍坊的干孙女,我给她们看了小狗,她们给我看了小鸟,我们是非常好的朋友。”在山东,温雅惠体会到了中国人的“人情味”。
在中国期间,温雅惠捐出个人存款折合人民币80余万元,全部用于教育事业和学生资助。“中国就是我的第二故乡,未来我希望留在潍坊,度过余生,希望有更多的机会继续到农村支教。”温雅惠用31年的坚守,证明了自己对中国、对中国孩子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