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济宁新闻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多个“第一”!打造生态宜居美丽济宁成果丰硕

2023-03-03 16:01   济宁新闻客户端   李硕

济宁新闻网讯(记者 李硕)3月3日,济宁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2场),介绍济宁市生态环境系统服务保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2022年,济宁市空气质量主要指标二氧化氮、PM10、PM2.5、综合指数较2021年同比分别改善14.3%、9.0%、8.5%、4.5%,达到有监测记录以来的最好水平;28个国、省控断面年均值全部达标,南四湖水质连续19年稳中向好;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始终保持100%。济宁市成功申报国家“无废城市”,入选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建设城市。生态环境部在我市召开全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工作推进会,推广我市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经验。南四湖生物多样性逐步恢复,全市修复湿地面积259.6万亩,植物种类达到656种,野生动物从205种增加到294种,微山湖旅游区荣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丰硕。微山县、任城区、曲阜市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兖州区、邹城市、金乡县、太白湖新区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嘉祥县、曲阜市成功创建省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邹城市获评2021年度省生态文明强县。

空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2022年,济宁市大气污染防治“十条工作线”责任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大气污染防治大格局不断巩固。“四个结构”调整稳步推进,淘汰19条3.2米及以下水泥粉磨生产线,8家企业入选省级绿色工厂,淘汰6台燃煤机组,累计装机容量48.5万千瓦。全市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生物质发电装机规模达412.66万千瓦,可替代标煤208.41万吨。水路运输货物周转量173.94亿吨公里,较2020年增长33.7%。顺利完成重点时段空气质量改善任务,圆满完成2021-2022年秋冬季考核目标,重污染天1天,同比减少12天,降幅位居全国59个重点城市第一位;“大气执法监督帮扶工作”综合成绩名列全国90个城市第一名。全市全年新增重点行业绩效A级企业4家,数量较上年翻一番,B级企业10家,总数排名全省第二;引领性企业15家,全省排名第一。全市国一及以下排放标准非道路移动机械报废更新工作争取资金额度和报废更新数量均列全省第一。散煤治理、新能源移动源更新、集中办公模式等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清华大学、省生态环境规划研究院“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工作成效显著。

水环境治理体系更加完善

健全责任落实体系。推进落实《南四湖流域生态保护2022年度推进方案》《济宁市农业面源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等系列方案,完善县级领导包保,每周一调度、每月一通报。完成南四湖流域生态保护任务65项、水污染防治重点项目建设133个。

优化协同治污体系。完成2206个入河排污口规范化整治,扎实实施“两清零一提标”,完成雨污合流道路改造184.5公里、雨污合流小区改造832个。全市6930艘营运船只和44家港口,配备了污染物接转设施,在全省率先建成“济宁e交付”系统。推进金乡县、鱼台县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封停自备井380眼。洸府河等21条河流建设了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全市39家规模化污水处理厂配建人工湿地。进一步健全应急保障体系。借鉴 “南阳实践”,编制了泗河及其5条一级支流、梁济运河及其支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预案。签订市级、县级流域联防联控协议48份。对全市109个河流水质断面,实施河长包保制度,落实“一河一专班”,排查整治河湖水质隐患问题23000个。

土壤污染防治取得积极进展

扎实开展黄河流域“清废行动”,累计排查一般工业固废产生、利用和处置企业500余家,涉及乡镇街道160个、社区村居5372个。强化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全市完成867个村庄环境整治、1800个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和417处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济宁市入选国家首批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城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3.2%,规模养殖比重达到86%;完成稻田退水治理38.04万亩,生态化改造渔业养殖池塘1.5万亩。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