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是基层工作者
她们是村里的带头人
她们是大爱无疆的医生
她们是桃李满天下的教师
……
她们是温暖城市的光
她们也是慈爱的母亲
温柔的妻子
孝顺的女儿……
她们都说自己是平凡的人
她们却在平凡岗位上述说着动人故事
温柔,坚定而有力量
今天是“三八”国际妇女节
我们将镜头聚焦济宁的“铿锵玫瑰”
一起来感受她们身上的“济宁温度”
济宁第一人民医院产科
山东省城乡妇女岗位建功先进集体
医院里的产科,不仅是迎接新生命的地方,更是风云莫测、险象丛生的地方,它的高风险性让助产士们时时走在钢丝上。她们每天都面临着严峻的身心考验,但是仍然对这份工作无怨无悔。
对每一位产妇,始终用耐心和爱心抚慰陪伴,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始终牢记职业的光荣使命,竭尽全力保障母婴安全。
张微微
齐鲁巾帼工匠
宝剑锋从磨砺出,平凡岗位上的张微微却向我们展示了不平凡的工匠精神。她的钻孔技术突破了行业极限,她带领团队突破了比头发丝还细的微小平底孔的加工,练就了可以在生鸡蛋上钻孔,蛋皮破而膜不破,蛋清不溢的绝活,填补了国内微小平底孔加工技术的空白,被业界誉为会在鸡蛋上绣花的“巾帼金刚钻”,令人叹服!
张微微不断用自己的行动诠释敬业精业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并激励带动身边更多的员工共同努力,助力企业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曾莉莉
山东省“十佳好军嫂”
当初选择成为一名军嫂,就做好了吃苦奉献的准备。山东省“十佳好军嫂”曾莉莉用柔弱的双肩擎起了丈夫强军梦,不仅要带着被确诊为重度孤独症的孩子康复治疗,还要照顾患病的婆婆,坚韧的曾莉莉自己的工作也没有落下,经常随单位参加文化惠民演出送文化艺术下乡,广受老百姓的欢迎。
有人说:军嫂最美,这份美,源于崇高。当自己的家有幸与自己的国紧紧相连时,小家盛满了大爱——多了艰辛,也添了荣光。
济宁市农科院创新团队
全国三八红旗集体
一双脚丈量土地,一颗心情系三农。白天与田间泥土为伴,晚上与课题论文为友,无论严寒酷暑,总能在试验田间地头看到她们忙碌的身影,这就是济宁市农科院女农科人。
她们服务三农发展,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她们化身科普志愿者,把科技的种子播种在少年儿童心里。在理想与现实中,在拼搏与奋斗中,用技术、用成果去助力乡村振兴。
周晴晴
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
小小的食用菌,承载了父辈的梦,同时这个梦也延续到了周晴晴的身上。8年前,刚刚大学毕业的周晴晴从北京回到家乡,传承起父辈们的食用菌合作社,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如今,小蘑菇已做成大产业,带动乡亲发家致富。
梦在前方,路在脚下。只要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地艰苦奋斗,就一定能实现人生的精彩,让青春担当在创新创造中闪光。
臧永芝
全国三八红旗手
“做强一个企业、建设一个平台、搞活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是她和她的团队返乡创业的初心。多次开展扶贫攻坚公益活动、妇女儿童扶贫救助、敬老爱老等公益活动并捐助,“回馈社会、回报乡邻”是她的目标。在追逐梦想的漫漫征程中,臧永芝一直在用她的智慧、她的坚毅、她的行动努力奋斗着,并且绽放出一个山花烂漫、姹紫嫣红的春天。
李朋朋
巾帼好书记
宣传好政策、带动创业就业、建好“美丽庭院”提升人居环境、留守儿童帮扶、调解家庭矛盾……这一件件小事、琐事都是居民心中的大事,也是基层书记李朋朋每天要面对的“大事”,把“大事小情“办到群众心坎上,用真心获得群众的真情,护佑万家灯火,幸好有你们在。
刘惠
带领聋哑儿童走出无声世界
“在聋儿康复这条路上,我将永不停步,致力于让济宁只有聋哑儿童,没有聋哑人”,这是济宁爱心妈妈、济宁市残联聋儿康复中心主任刘惠的承诺。大学毕业后,她放弃到上海应聘的机会,回到家乡当了“聋儿妈妈”,把全部心血和汗水倾注给了聋儿康复事业,先后让300多名聋儿走出无声世界。
初心如磐,大爱无声。正是因为有她们的存在,孩子的世界才有了光。
聂元珍
山东省三八红旗手
把爱心作为一场接力,“不需要回报,只希望用一个人去影响另一个人,把爱心传递下去。”聂元珍作为企业带头人,带领企业积极参与社会各项公益活动,捐资助学、爱心献血、发起成立雨花家园敬老餐厅,每日中午为老人提供免费素食,倡导和践行中华传统孝文化……聂元珍同志这种务实进取、积极创新、兢兢业业、乐于奉献、服务社会的意志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源源不断传递着正能量,绽放最美的芳华。
今天在这个专属女性的节日里
向所有“女神”表达最深情的祝福
节日快乐!
(摄影:济宁市老年摄影家协会 王洪燕、任立志、张建设、于淼、王珣、周现文、韩益静、李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