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新闻网讯(通讯员 庄严)近年来,济宁市梁山县依托红色党建、青年干部、银发党员为主体的“红、青、银”三色宣讲团队伍资源,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对象化、分众化和靶向式宣讲,绘就理论宣讲“工笔画”,打通了理论武装“最后一公里”,进一步扩大了理论宣讲的有效覆盖面。
“红色宣讲”,以百年党史传递红色精神
“我们开展宣讲活动,致力于红色基因传承,把自己在战争年代亲历的革命故事、和平建设时期的工作经历和新时代的伟大变革融入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中,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孩子们的爱国情怀,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红色宣讲团成员、77岁抗美援越老兵王其斌说。
梁山县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深挖用活辖区红色资源,依托“红色宣讲团”“老兵初心宣讲团”持续抓好红色宣讲,对梁山歼灭战遗址纪念园、梁山档案馆、梁山博物馆等场馆进行升级改造,丰富展陈内容,围绕本地红色资源开展现场教学。该县编辑出版《梁山红色记忆》《梁山战斗》《梁山红色故事》《梁山红色图谱》等读物,为宣讲员准确地做好宣讲工作提供了参考,丰富了素材,为讲好红色故事、赓续精神血脉打下坚实基础,将“红色宣讲”打造成思想精深、艺术精湛、表现精彩的党史学习教育载体,将感人的历史故事讲透,将高尚的革命情操讲深,将深沉的红色基因讲活。
“青言青语”,以青春活力注解创新理论
“年轻干部要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战士,坚定理想信念,发扬斗争精神,磨砺斗争意志,在斗争中锤炼党性,在斗争中创造政绩。”省公安厅派驻梁山县小安山镇曹庄村第一书记、团建指导员张浩杰在“青年说”宣讲视频中说道。
近日,来自全县各行业的优秀青年代表结合自身经历和工作实际,以党的二十大报告为主线,在云端开启了青春力量的传递。他们结合自身经历和心灵感悟,以独特的视角、创新的方式,录制成系列理论宣讲微视频,在“梁山融媒”APP、“青春梁山”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播发,展示出新时代年轻人奋进拼搏的青春风采。
梁山县打造“青言青语”宣讲品牌,以青年干部为核心,以“青年大学习”“青鸟计划”等各类活动为依托,以“青创之家”“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红色小屋”为阵地,面向广大团员青年讲好、讲清、讲实党的创新理论,推动创新理论在广大团员青年中入脑入心。将宣讲内容转化为易于接受、喜闻乐见的“青言青语”和“故事说理”,让理论宣讲充满“青年味”“梁山味”,从而凝聚更多青年党员合力,以青春活力注解党的创新理论,让新思想在水泊大地结出丰硕果实,凝聚起青春力量。
“银发力量”,用“党言党语”赋能高质量发展
“我们以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深入黄河文化建设示范点、观摩水利建设项目、参观黄河管理段,精心挖掘黄河文化时代价值,在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上下功夫,开展了‘黄河记忆’——滩区迁建背后的故事系列宣讲,受到了群众的好评。“霞满水泊”老干部宣讲团成员袁绍信介绍说。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在梁山县有这样一支特殊的老干部宣讲团。宣讲团由梁山县老干部局负责组建,宣讲团成员既有老党员,又有老军人,既有老教师,又有老干部。他们都多次参加过主题宣讲活动,经验丰富,熟悉党的历史,善于用身边的人和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开展宣讲。他们深入机关、企业、学校、社区,讲革命故事,讲专题党课,推动了党的优良传统代代传承、革命精神广为弘扬,引导广大党员特别是青少年一代坚定信仰、勇敢斗争。
“我虽从工作岗位上退了下来,但我仍是社会人,依然接受着社会的给予。”宣讲团成员王世会说,“我是个农家子弟,国家把我培养成才有了宝贵的资源,理所当然发挥余热,党给了我们一切,我们没有理由不把一切献给党。”
梁山县找准契合点,让理论高线链接群众路线,根据群众所思所盼,注重用小道理、身边人、现实解读抽象论述,真正让老百姓听得懂、记得住、有收获。把党的创新理论精准配送到群众“指尖”、传播到群众“身边”,灌溉到群众“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