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济宁新闻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新农人 | 黄洪雷:深耕“地瓜经济”,带领乡亲们的生活越来越甜

2023-05-08 08:56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你不坑地,地就不坑你。”这是济宁红蕾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黄洪雷常挂在嘴边的话。

满怀一腔热情,黄洪雷在土里摸爬滚打了十余年。土里土气的小地瓜,在黄洪雷的苦心“经营”下,变成了浑身是宝的“金疙瘩”,鼓了自己的腰包,也带动了身边人走上致富路。

地里摸爬滚打10余年

尝到了地瓜的“甜头”

“现在装车,今天下午就能到,不耽误您明天一早种到地里。”5月5日上午,在高新区王因街道王因村村北的种植大棚里,记者见到了黄洪雷,他正忙着对接客户,手机一直响个不停。

高高的个子,黝黑的面庞,脚上的运动鞋沾满了泥巴,一身农家汉子的打扮。

大棚里,绿油油的地瓜苗长势正旺。现在正是地瓜苗销售旺季,天不亮,黄洪雷就要来到大棚里忙活,安排工人剪苗。“现在每天能卖出4万多株,一株苗能卖到2毛钱,一个大棚能收入万元。”看着一捆捆的地瓜苗装车发走,黄洪雷脸上满是喜悦。“地瓜苗能卖钱,以后长出来的地瓜也能卖钱,地瓜浑身都值钱。”

地瓜带来的“甜头”,黄洪雷已经尝了10个年头。

在村里养过奶牛,外出打工干过电气焊,2013年,头脑灵光的黄洪雷把目光聚焦在了土地上。在当地农校学了三年的农业知识,黄洪雷在村里流转了100亩地种植鲜食地瓜。“当时市面上种的多是淀粉地瓜,鲜食地瓜并不被看好,但我在农校学习时得知,鲜食地瓜在外面的市场销售很好。”认准了就甩开膀子干,黄洪雷夫妻两人成天靠在地里,精心打理,当年就有了好收成。慢慢地,黄洪雷走上了正轨,种植规模也越来越大,随之成立了种植合作社。“你不坑地,地就不坑你,只要付出,就会有收获。”

为保障优质种苗的供应,2015年,黄洪雷与国内脱毒薯种公司合作,进行甘薯育苗及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现在的脱毒薯苗,每亩的收成比其他品种提高了1500到2000斤的产量,收益能多出七八百元。”

致富不忘乡邻

鼓起农民腰包

带动周边地瓜种植面积近万亩,一年供应地瓜种苗4000多万株,种苗向北卖到新疆、内蒙古、辽宁,向南销到海南、广东,鲜薯更是卖到北京新发地、广州江南市场、郑州万邦市场等大城市一级农产品批发市场……10年来,黄洪雷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

“我们重点在高新区打造地瓜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培育高品质鲜薯,现在已有100多亩的育亩大棚,而推广则重点瞄向邹城、微山、汶上等市县适合种植地瓜的地方。”黄洪雷说,济宁高新区土地资源有限,而且流转土地成本高,积极向外拓展,能不断扩大合作社的影响力。

“合作社邀请农科院专家、农资供应商、农技人员等专业人才,对种植户进行免费技术指导,手把手地传授种植技术,对社员遇到的技术问题及时给予解决。”邹城中心店镇的种植大户孙阳阳就是合作社的一员。当了解到种植地瓜大有“钱途”,孙阳阳加入了合作社,种苗、农资、销售都由合作社来负责,省去了自己很大的精力。“想着明年再扩大规模。”

目前,红蕾合作社已发展社员102人,其中不乏当地村民的身影。一把剪刀,一张板凳,记者见到65岁的王因村村民张学珍时,她正在大棚里熟练地剪苗。“剪一株苗1分钱,一天能剪1万多株,一天能挣100多元,这样多好,在自己家门口就把钱赚了。”5年前,张学珍把自家的三亩多地流转给了合作社,每年能拿到三千多元的土地流转费,同时,还能在合作社里打工挣钱。“施肥、浇水、除草,剪苗,合作社一年四季都有活。”黄洪雷说,像张学珍这样常年在这打工的老年人,合作社还有30多人。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