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济宁新闻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金乡:“诚信鸡黍”特色品牌 “德治”赋能乡村社会治理

2023-05-13 11:31   济宁新闻客户端   王璐璐

济宁新闻网讯 近年来,金乡县高度重视“德治”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基础性地位,立足“鸡黍之约、诚信之乡”诚信文化发源地的优势,发挥道德引领、道德约束、道德评判等“软约束”作用,将理念融入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工作,推动“德治”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群众安全感、幸福感持续提升。

树立道德新风尚 弘扬社会正能量

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金乡县立足诚信文化进行宣传教化,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以孝、善、勤、俭、信、美为主要内容,村村开展道德评议活动,将守信守约、孝老爱亲以及邻里互评等纳入评议内容,以此作为评选模范的重要依据;开展诚信教育、孝老爱亲教育和弘扬“好家风 好家训”活动,讲家风故事,传治家格言,以良好的家风带动村风民风。通过评选“身边好人”,将道德模范“立”起来,发挥激励作用。深度挖掘诚信文化,通过漫画和图片的形式展现优秀传统故事的深刻内涵和现实意义,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引导群众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依托“鸡黍之约”诚信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宣传基地、村居民法典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一条街等,用图文并茂、形象生动、浅显易懂的方式,宣传“鸡黍之约”诚信故事、国家宪法、民法典、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知识,建立普法教育宣传展架、法治图书角、法治宣传标牌等固定法治宣传设施,提供各类普法宣传书籍资料,进行经常性普法宣传,使群众乐见、乐闻、乐学、乐传、乐用,营造浓厚“德治”宣传氛围。

发挥道德约束力 提高群众参与感

充分发挥道德教化对矛盾纠纷的预防及调解作用,使德育融入到群众生活。依托“和为贵”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室)建设和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坚持民生优先,及时发现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在70个村成立由村干部、法律顾问、社区民警、网格员、民情书记、人民调解员、“五老”乡贤、村居志愿者等组成的调委会;大力发挥德治在基层治理中的教化作用,以“诚信文化”为基础,积极探索乡村德治模式,逐步建立完善“乡村德治”规范。发挥村规民约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作用,将诚实守信、尊老爱幼、谦逊礼让、团结互助等道德要求转化为村规民约和行为规范,把德治软约束变成硬规矩,促进矛盾纠纷化解。号召动员群众参与环境卫生治理、红白理事会、村民“一事一议”等活动,以网格化+五讲六进宣讲工作,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丰富群众文化生活。通过上下联动、联排联调、包保化解,使90%以上的涉民生矛盾纠纷解决在当地、化解在本村,切实方便了群众,赢得了民心。

挖掘调解新力量 提升矛调高效能

以创建“诚信鸡黍”品牌为载体,充分发掘本地社会力量,矛盾纠纷调解充实队伍力量,组织动员乡贤、道德模范、等力量参与矛盾纠纷化解。用金牌调解员把脉问诊“疑难杂症”,每村特选聘信誉高、责任心强、德高望重、有一定的文化素养条件的村干部、退休老干部、老党员、退役军人担任工作室调解员,组成调解智囊团参与较复杂的纠纷案例调解,可以由群众“点将”调解。组织妇联、司法所、关爱中心、法律顾问等形成联动调解机制,调动各方面力量参与到家事纠纷的疏导化解,扩大家事纠纷化解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建立定期回访制度,及时了解遇到的问题并及时给予指导,做到送法进村全覆盖,充分营造建设和美家庭、和睦邻里、遵纪守法、文明村居的良好社会氛围,培育积极健康的家庭文化,传承优良家风。截至目前,金乡县鸡黍镇“鸡黍家事”调解室累计解答群众咨询3120余人次,受理法律援助案件2宗,组织调解并成功化解矛盾纠纷11件,切实发挥了公共法律服务职能,及时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服务,实现了服务群众零距离。

下一步,金乡县将继续深入推进社会治理“德治”建设,充分发挥“诚信之乡”的文化底蕴,将“德治”充分融入社会治理工作当中,不断提升辖区群众的法律意识和道德素质,切实提高镇域治理体系和治理现代化能力,为“平安金乡”建设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