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模范在身边】刘灿明:四十四年专心干好一件事 了不起的测量人

2024-12-03 17:24   济宁晚报  

刘灿明,汉族,1949年10月生,中共党员,汶上县郭楼镇丁庙村村民,先后被评为济宁好人、山东好人。2023年12月被评为第九届济宁市道德模范。

在汶上县郭楼镇丁庙村有这样一个人,他为了一句偶然的“口头任命”而信守承诺,44年如一日,做好测量标志普查巡查、维护保管、监督检查和宣传教育的工作,守护着汶上县国家测量标志点,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测量标志守护者”。他就是刘灿明。

一次偶然的“口头任命”

刘灿明的家是一排三间屋的低矮砖房,室内家具陈设简陋,除了几把有些年代感的椅子、一张床,唯一值钱的家电就是一台看了很多年的电视机。在他家门口有一座耸立的铁架,罩着石板,上面用醒目的红字写着“国家永久性测量标志”。在老人掏出的一叠证书中,有退伍证、党员证、三等功荣誉证书,其中最醒目的就是省测绘院于1990年12月颁发的测量标志委托保管证。

“说实话,我干这一行是因为一句口头任命,是一句不是诺言的诺言……”回忆当时的情景,刘灿明说,“当时在家门外立的这个架子,最初是木头的,1980年6月的一天,有几个干部手里拿着仪器,对着架子比划着,我上前询问才知道他们是测绘局的,来对损坏的木架子进行维修,并换成了铁的。”

当时,刘灿明也在一旁帮忙,一来二去,就熟识了。临走时,测绘局的人说:“看你是个实诚人,这铁架子下边的测量标志以后归你管理了,你可别小瞧这个,对咱国家可是意义重大啊!”刘灿明爽快答应下来,正是这一次偶然托付,让他开启了四十多年看护测量标志之路。

据刘灿明介绍,测量标志是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科学研究的基础设施,是国家的宝贵财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测绘部门在全国建立了几十万座永久性测量标志,包括各等级的三角点、基线点的木质觇标、钢质觇标和标石、全球卫星定位点以及用于地形测图、工程测量、地籍测量、境界测绘的固定标志。近年来,有些测量标志由于年久失修、自然损毁、人为破坏等原因,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有的已完全损毁或者失效。而刘灿明家门口的测量标志,如今依然清晰可见。

一生坚守的“守护人”诺言

一晃十年过去了,没有任何薪酬,也没有测绘局的人联系刘灿明。40岁出头的刘灿明正是外出务工的黄金年龄,面对家中拮据的生活,家人多次催促刘灿明外出务工,可负责任甚至有点“倔强”的刘灿明,总担心他一旦外出打工,没人看护这个测量标志的铁架子。他还是扛着家人的埋怨、过着有些清贫的生活坚持了下来。每当有人问起,刘灿明总是认真地说:“既然人家让我看架子,我就一定要把这个活干好。”

一天夜晚,狂风骤起,刚刚躺在床上的刘灿明突然听到风声中夹杂着一阵“咯吱咯吱”的声响。他一跃而起,披上衣服拿起一把铁镐就出了门。

“住手!你在干什么!”

见到有人,那人吓得一哆嗦,待看清刘灿明的样子后,才放下胆子说:“老哥,我是附近工地上的,想锯点料用用。”

“不行,谁也不能动,这是国家的。”刘灿明怒目而视地说。

“国家的事你更不用管啦,我以为是你个人的呢。”之后,那人递给刘灿明一盒烟,刘灿明却一甩手把烟扔在了地上。“只要我一喊,家里人就会出来,随时拨打报警电话,到时看谁更难看!”刘灿明斩钉截铁,毫不畏惧。这时老刘的儿子也出来了,那人立刻灰溜溜地开着拖拉机走了,临走时还扔下一句话,“真没想到现在社会还有这样的憨人”。

“那几年没人管没人问,我感觉铁架子就是一个没娘管的孩子,而我就是它的家长。”1990年12月,刘灿明领到由山东省测绘局颁发的《测量标志委托保管证》。铁架子找到了家,老刘也更放心了。

一分钱便宜不占的“驴脾气”

自从接下测量看护员的工作后,刘灿明就再也没有出过远门。从1980到2010年的三十年里,在没有任何报酬的情况下,他多次放弃外出挣钱的机会,默默坚守在铁塔前。2010年以后,刘灿明领到了每月几十元的铁塔养护费用。费用本就不多,“驴脾气”的刘灿明坚持称这些费用是国家让他用来保养和维护铁塔的,谁也不能乱动。他还将每一分钱的去处都仔仔细细地记在了一个本子上。

家中上有90岁的老母亲,下有两个马上需要成家的儿子,妻子还患有精神疾病需要长期服药维持。刘灿明日子过得非常拮据,可他却没向任何人抱怨,也从没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就这样,刘灿明默默无闻地坚守了四十年。他的先进事迹被广泛流传,并在第二届感动测绘人物推选活动中获得优秀成绩。

来源:济宁晚报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新
来说两句吧...